全什么巴到底是啥中药?老中医告诉你这些冷知识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全什么巴是中药啊?是不是那个带翅膀的虫子?"其实这个问题里藏着不少中药知识的门道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名字里带"巴"的中药材,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。

被叫错名字的"全虫" 要说最容易被混淆的,当属"全蝎"这味药,很多老百姓管它叫"全虫",有些地方还把它和另一种药材"蟅虫"(地鳖虫)搞混,其实全蝎是钳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,而蟅虫是鳖蠊科昆虫地鳖的雌虫,这两种药虽然都治风湿骨痛,但全蝎偏于息风止痉,蟅虫更擅长破血逐瘀。

名字带"巴"的三大金刚

  1. 蟅虫(地鳖虫) 这味药可是跌打损伤的常客,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记载它能"行足厥阴经",现在药店里卖的多是苏土元和冀地鳖,前者个头小但药效猛,后者体型大适合泡酒,有意思的是,民间常把活蟅虫捣碎外敷,对付扭伤比云南白药还灵。

  2. 水蛭(蚂蟥) 别看这黑乎乎的小家伙吓人,人家可是血管清道夫,新鲜水蛭含有水蛭素,能直接溶解血栓,老中医教我们:干品要焙干研末装胶囊,鲜品得用滑石粉拌着保存,记住千万别生吞,这货会吸肠黏膜!

  3. 斑蝥(花壳郎) 这可是个狠角色,《神农本草经》早警告过"有大毒",不过炮制得当的话,它能治疗瘰疬结核,现在医院都用米炒法减毒,自己千万别乱试,倒是乡下老人常用它的分泌物治癣,那酸爽滋味试过的都说忘不了。

药房里的命名玄机 老药师透露了个窍门:带"全"字的多是完整虫体(如全蝎),带"蟅"的是特定种类(如蟅虫),带"巴"的往往和形态有关(如九香虫方言叫"打屁虫"),最搞笑的是蜈蚣,明明五毒之一,却因为步足多被称作"百足",和"巴"字半点关系没有。

现代人不会用的祖传秘方 现在年轻人买这些药,八成是用来煮养生火锅,其实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:全蝎3克配甘草5克煎水,专治顽固性偏头痛;蟅虫7只泡一斤白酒,两周后擦腰痛;水蛭粉装胶囊,每天两粒通血管,但孕妇千万远离这些活血化瘀的猛药,弄不好要出人命的。

药店不会说的秘密

  1. 全蝎挑个头大的,尾巴完整的,蜷曲自然的为佳
  2. 蟅虫要买江淮流域的,北方货药效差一半
  3. 水蛭认准宽体金线蛭,细长的日本医蛭药效不足
  4. 斑蝥必须米炒至黄褐色,断面发脆才算合格

最后提醒各位,这些带"巴"的中药虽好,可不能自己瞎琢磨,去年就有个小伙子把水蛭当鱼饵,结果被吸住龟头送急诊的笑话,真要调理身体,还是找靠谱中医师开方子最稳妥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用对了是良药,用错了可比砒霜还毒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