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很多南方的朋友都在吐槽"回南天"的闷热潮湿,其实不光外环境让人难受,身体里的湿热更是让人苦不堪言,脸上油光发亮、嘴巴黏糊糊、大便不成形、小肚子胀得像个气球......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该给身体"除湿清热"了!
作为从小看着爷爷熬中药长大的一代人,今天给大家扒一扒那些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祛湿热经典配方,这些方子可不是随便拼凑的,每个药材都有它的"脾气",搭配起来就像组队打怪一样默契!
【第一道防线:三仁汤】 说到祛湿热,第一个要提的就是三仁汤,别小看这"三仁"——杏仁、白蔻仁、薏苡仁,它们可是祛湿界的黄金搭档,杏仁负责宣肺气,把积压在胸腔的湿气往上推;白蔻仁像个小扫帚,把中焦的湿浊清扫干净;薏苡仁最实在,带着湿气从小便溜走,这三兄弟联手,上中下三路同时进攻,特别适合那种头重脚轻、胸闷腹胀的湿热体质。
记得去年邻居王叔满脸爆痘,舌苔黄腻得吓人,我让他抓了三副三仁汤,喝完第二天就说"放屁特别多",吓得他以为出啥问题,其实这正是好现象,说明堵着的气机终于动了,湿气找到出口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方子偏凉,胃寒的朋友可以加点生姜中和。
【重症患者必备:茵陈蒿汤】 要是湿热严重到眼睛都发黄,小便像浓茶,那就得请出茵陈蒿汤这个"重兵器"了,茵陈蒿就像个勤劳的清洁工,专门打扫肝胆里的湿热垃圾;栀子是个急性子,拉着湿热就往膀胱跑;大黄最猛,直接开着推土机把淤积的湿热推出体外,这三方的组合,简直就是肝胆湿热的克星。
我朋友小李应酬喝出胰腺炎,出院后浑身发黄,老中医开的就是这个方子,喝了一周黄疸就退了一大半,不过大黄这味药确实霸道,见效就收,千万别当减肥茶天天喝,小心拉肚子拉到怀疑人生。
【泌尿系统救星:八正散】 有些湿热专爱往下半身钻,小便刺痛、尿频尿急,这时候就得请八正散出场了,车前子、瞿麦这些利尿高手,就像开了十几个水龙头,冲刷膀胱的湿热;滑石、甘草梢这对CP,既能消炎又能止痛,最妙的是加两片灯心草,轻轻把心火往下引,上面长口腔溃疡下面小便痛的人最适合。
我表弟有次出差水土不服,半夜疼得直打滚,酒店前台帮忙抓了这副药,煎了两次喝下去,第二天就能正常出门谈生意了,不过这方子太寒,体寒的人喝的时候最好搭点姜枣茶护着肠胃。
【万能调和剂:甘露消毒丹】 要说最温和的祛湿热方子,非甘露消毒丹莫属,滑石、黄芩负责清热,茵陈、藿香对付湿气,配上贝母、射干这些润肺的,连咽喉肿痛都能顺带治好,最适合那种说不清哪里不舒服,但就是觉得闷热粘腻的亚健康状态。
我同事小姐姐每到生理期前就满脸冒痘,还总说嘴里有苦味,让她在经前喝这个方子,连着三个月,现在素颜上班都敢直面领导了,不过这方子里有木通,孕妇千万不能碰,平胸妹子也别长期喝,免得影响发育。
说完这些经典方子,再跟大家唠两句日常调理的门道,祛湿热不是光靠吃药,饮食上要远离冰淇淋、冷饮这些"湿气炸弹",荔枝、芒果这些热性水果也要少吃,多吃点冬瓜、丝瓜、绿豆芽这些带腿的蔬菜,它们天生就是排湿高手。
还有啊,别老坐着吹空调!运动出的汗就是最好的祛湿良药,实在没空锻炼的话,每晚睡前搓搓涌泉穴,早上敲敲胆经,这些小动作坚持做,效果能翻倍,记住了吗?祛湿热就像大扫除,既要扫地还得通风,双管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