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力气,脸色蜡黄像棵蔫了吧唧的菜..."闺蜜小敏捧着保温杯跟我吐槽,我瞥了眼她杯子里漂浮的枸杞,随手从药柜摸出块黑褐色的药材:"试试这个,比十重面膜都管用。"这块不起眼的"老古董",正是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宝藏——熟地黄。
气血双补的千年养颜秘方 要说熟地黄最出圈的功效,当属它的补血本领,这味经过九蒸九晒的黑将军,能把生地黄的凉性转化成温润的滋补力,记得去年我妈化疗后血色素狂跌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熟地黄排在前面,搭配当归炖汤喝了两个月,指甲上的月牙慢慢回来了,现在年轻人流行的"姨妈期养生茶",加两片熟地黄比单泡红枣枸杞管用多了。
阴虚火旺的灭火队长 上星期加班到凌晨,照镜子发现舌苔红得跟草莓似的,嘴角还蹿起两个燎泡,抓把熟地黄配沙参煮水,连喝三天,虚火就像被浇了盆温水的炭炉,滋啦滋啦灭了,这种滋阴效果特别适合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,长期看屏幕耗伤的肝肾阴液,都能靠它悄悄补回来。
妇科圣品的温柔呵护 熟地黄在古代可是"女人药",邻居王婶更年期潮热盗汗,每天用熟地黄+山萸肉泡酒,三个月下来整个人像褪了层焦躁的壳,更妙的是它调理月经的本事,有个痛经妹子按古方把熟地黄捣碎敷肚脐,配合艾绒温灸,血块居然乖乖听话了,不过孕妇要绕道走,这味药活血太猛,胎气不稳时千万别碰。
头发鸟巢的营养师 有没有发现寺庙和尚普遍头发稀疏?关键就在他们忌荤腥导致肾精不足,熟地黄归肾经,能帮我们把吃进去的营养精准输送到发根,我爸以前后脑勺有块硬币大的斑秃,用熟地黄泡的药酒擦了半年,现在头发茂密得像钢针褥子,建议熬夜党把黑芝麻糊升级成芝麻+熟地黄粉,比防脱洗发水实在多了。
免疫力的隐形盔甲 去年流感肆虐时,我照着《千金方》把熟地黄、黄芪、白术三味药熬膏,全家人早晚一勺,整条街都在咳咳咔咔,我们却连喷嚏都没打过,这药膳就像给免疫系统做军训,把白细胞训练成纪律部队,体弱多病的老人家最适合在立冬当天吃熟地黄炖羊肉,吃完整个冬天都不带感冒的。
说了这么多用法,可得记住几件要紧事:这药虽好但黏腻碍胃,脾胃虚弱的要搭点陈皮;新鲜熟地黄切片晒干时会渗出糖分,摸起来粘手才地道;最坑人的假货是用生地黄染色冒充,真货断面像黑玉般透亮,我现在冰箱常备着熟地黄,哪天熬夜过了头,抓几片丢进排骨汤,第二天又是生龙活虎的好汉。
对了,下次去中药店别光盯着人参灵芝,角落那个黑不溜秋的家伙,才是真正低调的养生高手,毕竟老祖宗用了两千年的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