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治老年疝气中药偏方,简单有效在家就能试!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咱们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啊,总有些难缠的小毛病,像这老年疝气,虽然不像高血压糖尿病那么常见,但真摊上了也够让人头疼的,您可别小看这鼓出来的小包,疼起来要命不说,稍不注意还可能卡住肠子,那可就危险了,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老辈人传下来的中药调理法,都是几十年前老中医琢磨出来的土方子,虽说不能立竿见影,但慢慢调养确实能缓解不少。

先说说这老年疝气到底是咋回事,说白了就是肚子里的零件"罢工"了,特别是那些干了一辈子体力活的老伙计们,腹壁肌肉松得跟海绵似的,再加上便秘、咳嗽这些小毛病一闹腾,腹腔压力蹭地就上去了,原本待在肚子里的肠子啊、膀胱啊这些家伙就从薄弱地带钻出来了,在肚皮上鼓个包,西医说要动刀子修补,可对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,手术台上这一遭谁心里不犯嘀咕?这时候咱们祖辈传下来的中药调理就显出优势来了。

先讲个隔壁村王大爷的故事,去年见他拄着拐棍在村头晒太阳,裤裆里鼓个馒头大的包,一问才知道是疝气犯了,医院说要么做手术要么戴疝气带,可他倔脾气上来就是不肯,后来从老中医那讨了个方子,每天抓把黄芪、党参炖汤喝,配上艾叶水泡澡,三个月下来那鼓包竟消了大半,虽说现在使力气多了还会有点胀,但总归不用挨刀子了。

要说这治疝气的中药方子,讲究的是个"补"字诀,人老了就像用了几十年的布袋子,到处漏风,第一个方子叫"补气升阳汤",主料是黄芪30克、党参15克、升麻10克,这三味药都是补气界的扛把子,黄芪补中气,党参养脾胃,升麻好比电梯,把下陷的脏器托回去,具体做法是把这些药材塞进砂锅,加水没过药材三指,小火慢炖半小时,倒出汤汁早晚各喝一碗,喝上半个月,您会发现爬楼梯不喘了,上厕所也有劲了。

还有个外敷的土法子,用的是厨房里常见的两样东西——韭菜和白醋,新鲜韭菜半斤洗净切碎,烧热半碗白醋浇上去,趁热气腾腾的时候装布袋敷在鼓包处,这法子白天不方便弄,最好是晚上睡前敷二十分钟,韭菜通经络,白醋软坚散结,两者搭配就像给疝气部位做按摩,很多老人试过都说敷完肚子没那么坠胀了。

说到内服外用双管齐下,有个"二香乌药饮"值得一试,小茴香10克、木香5克、乌药10克,这三味药煮水当茶喝,小茴香暖下焦,木香调气滞,乌药堪称疝气专药,老中医常说"乌药一到,疝气快跑",不过这药味道冲得很,初次喝得捏着鼻子,喝惯了反而觉得肠胃暖暖的挺舒服。

除了吃药调理,日常保养才是关键,老一辈传下来的"三不要"口诀要记牢:重物不要提,久站不要撑,便秘不要忍,见过太多老人逞强拎重物,结果疝气卡住送急诊的,还有早上起床先喝温水,定时蹲马桶,多吃红薯香蕉这些通便食物,保持肠道顺畅比啥都强。

这里得给大伙提个醒,中药调理就像温水煮青蛙,见效慢但副作用小,要是疝气突然卡住回不去,肚子疼得直冒冷汗,千万别傻乎乎等着中药起效,赶紧往医院跑才是正道,我见过有人迷信偏方耽误治疗,结果肠子坏死切了一大截,这教训可太深刻了。

最后说个保健小动作,躺在床上没事就做"抬臀功",平躺着屈膝,慢慢把屁股抬起来,坚持五秒再放下,早中晚各做三十次,这动作看着简单,实则能锻炼盆底肌,就像给腹部加了层隐形腰带,很多老人坚持半年,明显感觉肚子有劲儿了。

啊,老年疝气不是绝症,但也不能掉以轻心,这些中药方子加上生活调理,就好比给老房子换新梁柱,得慢慢来,关键是要早发现早调理,别等到鼓包大得像个西瓜才着急,记住老祖宗的话:"三分治七分养",养生之道贵在坚持,愿天下老人都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