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荞麦是中药吗?"这个问题可真把我逗乐了!作为吃了二十多年荞麦面的山西人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个既能当饭吃又能治病的"两面派",别看它现在家家户户餐桌上都有,其实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已经榜上有名了。
穿越千年的"跨界明星"
要说荞麦的身世,那可真是部传奇剧,这小家伙公元前5世纪就在喜马拉雅山脚扎根,顺着丝绸之路溜达到中原,摇身一变成了老百姓的救命粮,饥荒年代,它救活了多少饥肠辘辘的百姓;太平盛世,又端上文人雅士的餐桌,最有意思的是,它在中药铺和米面铺两头吃香——早上还是碗热腾腾的荞麦粥,下午就变身成抓药柜台里的"金荞麦"。
老中医们常说:"五谷杂粮皆入药",这话在荞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给它开了章节,说它能"降气宽肠,磨积滞",您细品,这不就是说它既能通便治便秘,又能消食化积食嘛!就像咱们家里的万能钥匙,肠胃不舒服的时候总能派上用场。
藏在厨房里的"药匣子"
别小看咱们平时吃的荞麦面,这里头藏着大智慧,为啥北方人冬天总要熬荞麦粥?可不是单纯为了暖胃,中医讲究"白色入肺",这乳白的粥水既能润燥止咳,还能缓解冬季皮肤干燥,记得小时候咳嗽,奶奶总会往粥里加把炒黄的荞麦面,那香味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。
说到药用价值,不得不提它的"分身术",整颗的苦荞麦泡茶喝,那是高血压患者的福音;发酵后的荞麦面做枕头,据说能治失眠,最绝的是荞麦壳,装进布袋里就是天然理疗垫,比现在的记忆棉枕头健康多了,去年邻居张大爷颈椎疼,我就是建议他换荞麦枕,没想到还真见效了。
现代实验室里的"古老智慧"
别以为这些用法都是老古董,现代医学也在给荞麦盖章认证,日本研究发现荞麦里的芦丁成分,降血脂效果堪比药物,韩国科学家更是从荞麦蛋白里提取出抗癌成分,不过咱老百姓最实在的体会还是:吃荞麦面条血糖升得慢,糖尿病人也能解馋。
当然啦,再好的东西也得讲究度,就像山西人顿顿吃荞麦,脾胃虚寒的就得搭着红枣姜茶,孕妇想吃荞麦馒头?最好咨询下大夫,记住喽,它不是仙丹妙药,而是需要细水长流的健康伴侣。
看到这儿您可能就明白了,荞麦既是超市货架上的家常食品,也是中药房抽屉里的中药材,下次煮荞麦面的时候,不妨想想这碗面里沉淀的五千年智慧,对了,要是您家里还有陈年的老荞麦,可别扔了,拿来炒热敷关节,这可是祖辈传下来的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