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越来越冷,后台总有人问:"手脚冰凉该吃什么?""冬天煮汤放什么料好?"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答案了——药食同源的温性中药,今天分享8种我家厨房常备的温性食材,既能当调料又能养生,关键还特别接地气!
【生姜:厨房里的天然感冒药】 说起温性中药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生姜,小时候受凉咳嗽,奶奶总会切几片姜煮可乐,辣得冒汗却特别管用,现在才知道,生姜所含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,驱散体内寒气,每天早晨含一片嫩姜,坚持半个月,你会发现手脚不再像冰块,炒菜炖肉时放几片,不仅能去腥,还能暖肠胃,不过晚上别吃太多哦,俗话说"早吃姜胜参汤,晚吃姜赛砒霜"。
【桂圆:气血双补的甜蜜担当】 每次去超市看到干桂圆,就想起坐月子的表姐,她那会儿每天用桂圆红枣煮水,脸色红润得不像生过孩子,桂圆性温味甘,特别适合女生经期后滋补,直接吃容易上火,建议剥壳去核后和大米一起熬粥,加点红糖,妥妥的"液态黄金",不过糖尿病患者要少吃,这甜家伙升糖快着呢!
【红枣:万能搭配小能手】 要说最百搭的温性食材,必须是红枣,办公室抽屉里常年备着,泡水喝益气补血,煮汤时丢几颗甜味自然就出来了,记得把红枣剪开再煮,营养才能释放充分,但注意别和黄瓜萝卜一起吃,膳食纤维会破坏红枣的维生素,我最喜欢用红枣配银耳炖羹,再加点桂圆,冬天喝一碗全身都暖洋洋的。
【枸杞:明目养肝的小红宝石】 别看枸杞小小一颗,可是肝肾同补的宝贝,我爸每天用保温杯泡枸杞,说是这样护眼,确实,对着电脑久了,抓一把枸杞配菊花冲泡,眼睛干涩马上缓解,但千万别用开水直接泡,温水焖五分钟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,炖鸡汤时撒一把,汤色瞬间变得金黄诱人,连鸡精都省了。
【花椒:厨房里的天然止痛剂】 川菜里少不了花椒,其实它还是散寒止痛的好帮手,去年膝盖疼去看中医,医生给开了个泡脚方:20克花椒煮水,每晚泡15分钟,试了两周,老寒腿真的缓解不少,平时炖牛肉时放几粒,不仅能去膻味,还能暖脾胃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,不然嘴巴起泡别来找我。
【肉桂:咖啡星人的秘密武器】 自从知道肉桂的好处,我的拿铁里再也不加糖浆,磨点肉桂粉撒在咖啡上,既能提升香气,又能温暖下焦,古代贵妃们喝的"椒房之宠",其实就是肉桂配酒,现在用来煮红糖水,专治痛经宫寒,但量要控制好,每天不超过5克,否则容易便秘。
【丁香:厨房香氛制造机】 每次卤牛肉飘出的香味,八成是丁香的功劳,这小小的花蕾其实是温胃止呕的良药,晕车的时候含一粒,比药店买的晕车贴还管用,我家冰箱角落常年藏着丁香,鱼肉腥味太重时就派上用场,不过孕妇要远离,这东西活血太猛。
【八角:炖肉提鲜的灵魂伴侣】 说到温性调料,怎能少了八角?这八个角的小家伙可是祛寒湿的高手,老家炖羊肉必放两粒,肉香能飘半条街,但千万别多吃,上次贪嘴直接嚼了颗八角,结果舌头麻了半小时,一般炖肉时掰碎用,出锅前捞出来,免得影响口感。
这些温性中药虽然好,但也要讲究吃法,体质偏热的朋友要搭配凉性食材,比如莲子、百合,最好早上食用,借助阳气上升的时间事半功倍,要是吃出口腔溃疡,赶紧停一停,喝点金银花茶平衡下,记住了吗?养生不是吃药,关键是细水长流,把这些老祖宗的智慧融进三餐里,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