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现在做中药生意还有戏吗?"说实话,去年我表舅在县城开的传统中药铺差点撑不下去,但隔壁家做石斛的小姑娘却在抖音卖爆了,这年头,卖中药真不是摆个药匣子就能赚钱的事儿了。
【老行当遇上新风口】 前些天去同仁堂遛弯,发现他们居然在直播间卖酸梅汤配方,主播边熬汤边讲"乌梅要选福建的,山楂得是河北的",三万多人在线学熬汤,现在年轻人养生都讲究"边喝奶茶边泡枸杞",中药茶饮、药膳包这类快消品特别火,像北京某家专门做熬夜茶包的网店,把菊花、决明子、枸杞配成小袋茶,月销能破两万单。
【线上渠道玩出花】 我认识的一个中医世家传人,原本在菜市场支摊卖黄芪,现在转战快手教"3分钟认药材",有次直播教人辨别真假藏红花,直接涨粉五万,最绝的是他搞的"药材盲盒",99块钱随机发五种应季药材,还附赠药膳菜谱,学生党抢着买,现在拼多多上卖中药的店铺,80%都在玩"买二送十"的套路,但真正聪明的商家会塞手写养生卡,回头客立马多两成。
【知识付费闷声发财】 你们知道吗?B站有个UP主专门讲《黄帝内经》养生篇,粉丝才十万就敢接广告,有次推荐阿胶糕,评论区全在问链接,现在知识付费领域最赚的不是教炒股,而是教"体质辨识",我邻居退休老中医,录了套《九种体质调理课》放在小鹅通,三个月卖了六百多份,比开诊所轻松多了。
【跨界联名玩得溜】 上海那家网红奶茶店跟老字号药房合作出的"四物汤奶茶",排队三小时起,其实成本就是当归、川芎煮茶底,加奶油顶撒玫瑰花蕾,但拍照发朋友圈特别有面子,还有人把艾草做成香薰蜡烛,宣称"驱蚊安神",在小红书投二十个素人笔记就卖爆了,现在卖中药得让人感觉是在"升级生活方式",而不是治病。
【政策红利抓紧薅】 国家最近发文件支持中医药发展,很多地方有补贴,像云南文山种三七的农户,现在搞直播基地能拿十万补助,更划算的是申请"非遗技艺"认证,我认识个做膏药的老师傅,评上区级非遗后,产品价格直接翻三倍,不过要注意,所有宣传都得避开"药效"字眼,主打"古法炮制""非遗工艺"更安全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:现在卖中药就像炒股票,得盯着政策、追着风口、抓着年轻人,但千万别卖假货,去年某宝那个卖染色枸杞的店,差评太多直接被封了,真想入局的朋友,建议先从"药食同源"清单里的品种下手,比如芡实、葛根、罗汉果这些,既安全又不用办许可证,卖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