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你这丫头,河滩边砍的野草也能卖钱?"小时候常跟着外婆去挖芦苇,总听见收药材的老板念叨这句话,那时候只觉得外婆魔怔,顶着大太阳蹲在泥巴地里刨芦苇根,汗珠子砸在青石板上都能烫出个印子,直到学了中药才知道,这水边随处可见的"野草",竟是本草纲目里正儿八经的药材。
【芦苇不只是诗里的意象】 要说芦苇入药,得从《本草拾遗》说起,陈藏器老先生在书里记着:"芦根味甘寒,主消渴,治呕逆,解河豚毒",您可别小看这水边疯长的植物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,前年我去江浙采风,当地老药农教我认芦苇:挨着水面嫩白的是芦根,春天冒尖的花能止血,连苇叶晒干了都是清热利尿的宝贝。
去年深秋陪闺蜜去湿地公园拍照,她突然闹肚子疼,我顺手扯了根芦苇,剥开节疤就往她嘴里塞,甜津津的芦根汁下肚没五分钟,她就能活蹦乱跳地继续拍网红照了,这事让我想起外婆说的:"芦苇是穷人的医生",以前闹饥荒,村里人就靠芦根熬水续命。
【从根到叶全是宝】 ◆ 芦根:最值钱的当属埋在泥里的根茎,清明前后挖的最好,这时候芦芽刚冒尖,根须还带着琥珀色的胶质,新鲜芦根直接嚼着吃,清甜里带点草腥气,退烧效果比柴胡还好,要是晒干了切片,就是药店里卖的"干芦根",炖雪梨汤治咳嗽最灵。
◆ 芦笋:不是西餐里那种细长的芦笋!指的是芦苇刚窜出土的嫩芽,清明前掐顶尖那截,焯水凉拌能败春火,去年我在太湖边吃到农家乐做的芦笋炒蛋,老板神秘兮兮说这是"时令药膳",要价比香椿还贵。
◆ 芦花:霜降后的芦花最金贵,老中医教我把芦花炭化存性,研成细末给外伤止血,前阵子切菜割了手,撒上芦花粉居然比创可贴还管用,更绝的是芦花枕头,装一斤晒透的芦花芯,对失眠多梦特别有效。
【这些用法老中医不会外传】
-
解酒秘方:鲜芦根200克榨汁,加蜂蜜调匀,喝醉的人灌下去,半小时就能清醒,去年同学聚会救了几个现眼的哥们,现在他们都叫我"女华佗"。
-
祛痘神水:端午节采的芦叶晒干,开水冲泡后放凉,每天早晚洗脸后拍在痘痘上,三天就能消肿,我表妹用这个偏方,愣是把满脸痤疮治好了。
-
止鼻血妙招:芦根粉和藕节粉1:1混合,棉签蘸清水沾药粉塞鼻孔,上个月我爸高血压流鼻血,急诊科医生开的止血棉就是这配方。
【小心这些致命误区】 别看芦苇贱生贱长,用错了也闯祸,去年有个养生博主直播喝芦根水,结果喝得手脚冰凉住院——她把秋冬的老芦根当宝贝,殊不知陈年芦根寒性翻倍,还有人用铁锅煮芦笋汤,煮出黑汤还纳闷,其实芦笋含鞣酸得用砂锅。
最要命的是芦苇花粉过敏!前年采芦花碰到个城里来的驴友,戴着防霾口罩还喷嚏连天,老中医说芦苇花粉是"隐形刺客",过敏体质千万别在花期凑热闹。
【都市人的芦苇养生法】 现在城里药店买不到鲜芦根,但干货照样能用,我冰箱常备芦根冰糖炖梨盅的材料,雾霾天回家煨一盅,润肺效果比空气净化器强,还有个懒人法:芦苇茶,把晒干的芦叶剪碎,绿茶壶泡着喝,专治外卖吃多了的口腔溃疡。
上个月整理外婆的药箱,发现个泛黄的笔记本,上面歪歪扭扭记着:"五月五采芦尖,七月七收芦穗,腊月挖深根..."这些口诀我现在才琢磨明白,下次去湿地公园,可不敢再笑话那些蹲在水边挖芦苇的大爷大妈了——人家手里攥着的,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密码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