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中药,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,现代人受益无穷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说起养生调理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中药可是个绕不开的话题,这两年街上的艾灸馆、中成药柜台越来越火,连年轻人都开始保温杯里泡枸杞,其实这些都是中医智慧在现代生活里的回响。

前阵子我感冒咳嗽,西药吃完总感觉嗓子还有点痒,邻居张大妈看我咳得难受,给我煮了碗冰糖雪梨川贝汤。"雪梨润肺,川贝止咳,这都是老辈传下来的方子",她边说边把晾凉的汤水递给我,没想到连着喝两天,喉咙真的舒服多了,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常说的"药食同源",原来普通的食材也能成为治病的良药。

中医最讲究"治未病",就像公司楼下那家养生馆门口写的"上工治未病",上个月我总熬夜加班,脸色蜡黄还老犯困,去抓了几副中药调理,老中医搭脉时眉头微皱:"小姑娘肝火旺,气血不足,得像调养花草一样慢慢调。"现在每天早晚喝着苦兮兮的中药,虽然过程煎熬,但确实感觉睡眠踏实了,脸色也红润起来,这种从内而外的调理,和吃西药快速压制症状的感觉真不一样。

中药房里的药材看着不起眼,每味却都有讲究,就说常见的黄芪吧,广东人煲汤爱放它补气,配上当归就是"气血双补汤",我同事产后体虚,她婆婆隔三差五炖黄芪当归乌鸡汤,现在抱娃爬楼梯都不喘了,还有春天湿气重的时候,浙江人爱用薏米红豆煮水,这不就是天然的祛湿良方?这些民间智慧经过千百年验证,比广告里的保健品实在多了。

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一边熬夜一边吃保健品,其实真正懂养生的中医可不这么看,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总说:"晚上11点前睡觉,比吃多少补药都强。"他给病人开方子前总要叮嘱生活规律,饮食上要应季吃鲜,就像夏天该吃苦瓜绿豆降火,冬天就该炖羊肉萝卜暖胃,顺着节气调理才是正道。

不过中医中药也有讲究,可不是随便看网上方子就能乱吃的,去年我表弟听信偏方,自己配了何首乌粉治白发,结果吃出肝损伤,后来老中医告诉他,何首乌要经过炮制才能入药,生吃反而有毒,这让我明白中药虽好,但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。

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,社区医院定期有义诊活动,上周我去测体质,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判断我是阳虚体质,建议我用艾叶泡脚,坚持一个月下来,手脚冰凉的毛病真有改善,这种个性化调理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。

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总能闻到中药房飘出的草药香,从祖辈相传的秘方,到现代化的中药颗粒剂,这门古老医学正在焕发新的生机,下次感觉身体不适时,不妨先别急着吃抗生素,去正规中医院把把脉,说不定几副草药就能让你感受到"妙手回春"的惊喜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