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邻居王阿姨念叨"年纪大了浑身不得劲",腰酸怕冷还总没精神,那天去她家串门,发现厨房炖着锅黑乎乎的汤,凑近一看竟是木耳、大枣和姜片在锅里翻腾,王阿姨神秘兮兮地说:"这可是老中医给的方子,咱们喝了都管用!"
要说这三位搭档可真是绝配,先说木耳,别看它黑不溜秋的,却是血管清道夫,前阵子我体检查出血脂偏高,医生就叮嘱多吃黑木耳,这黑家伙富含铁元素,每100克含铁量比猪肝还高,特别适合咱们这种天天盯电脑的手机党,更妙的是它含有的胶质,能像扫帚一样把血管里的垃圾打包带走。
再说大枣,这可是姑娘们的养颜圣品,记得去年冬天手脚冰凉,我妈天天给我装保温杯里几颗红枣,后来才知道这红彤彤的小果子补气血一流,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80倍,难怪古人称它为"百果之王",不过要挑那种晒得皱巴巴的干枣,新鲜红枣偏寒性,反而不适合体虚的人。
最不能少的就是老姜,这东西简直就是行走的暖宝宝,每次淋雨受凉,我妈准会熬碗姜糖水,生姜的辛辣成分能驱寒暖胃,促进血液循环,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整天露脚踝穿破洞裤,更需要这股热乎劲儿暖暖身子。
把这三样宝贝凑一块儿,效果翻倍还不贵,上周末跟着王阿姨试了试:抓一把黑木耳泡发,配上十颗去核红枣,再加五六片老姜,冷水下锅煮开后转小火焖半小时,揭开锅盖那瞬间,香味直往鼻子里钻,喝上一口暖流顺着喉咙往下走,整个人都松快了。
连喝三天就感觉不一样,以前早上起床像背着千斤担,现在翻身就起也不犯困了,最明显的还是脸色,原本蜡黄暗沉,现在镜子里都能看见血色了,办公室同事都说我最近气色好,其实就多了这每天一杯的功夫。
这方子讲究个温补慢调,有人可能要问,这三样煮水会不会上火?关键就在姜的用量,体质燥热的放两三片意思意思,寒性体质的可以多加两片,煮的时候最好用砂锅,实在没有不锈钢锅也行,千万别用铁锅,不然木耳变黑影响食欲。
特别提醒刚动完手术或者感冒发烧的朋友先别急着喝,等身体恢复些再调理,孕妇想喝的话最好去掉姜片,单用木耳红枣就行,头天晚上煮好第二天带出门当水喝,比奶茶健康多了。
现在全家都养成了这个习惯,每天早上定时炖上,下班回来正好晾到温水,看着砂锅里翻滚的深褐色茶汤,忽然想起老辈人说的"药补不如食补",这三样家常材料搭配出的养生汤,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——大道至简,养生之道就藏在柴米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