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啊,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味听起来有点陌生但用处特别大的中药——熟附片,可能很多朋友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会一头雾水:"这到底是啥?和附子有啥关系?"别急,咱们慢慢掰开揉碎了说。
从"毒物"到良药的蜕变之路
要说熟附片,得先从它"前世"说起,这东西其实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,生的时候叫生附子,但生附子可是个"暴脾气",含有乌头碱这种剧毒成分,直接吃绝对能要人命,老祖宗们可聪明了,经过反复实践发现,把生附子用盐水煮、蒸晒多次后,毒性大大降低,药性变得更温和,这才有了我们现在说的熟附片。
我记得前几年有个亲戚关节疼得厉害,老中医给开了含熟附片的方子,当时全家都慌得不行,生怕中毒,结果按照医嘱煎煮超过1小时,再配合其他药材,不仅没出事,连着喝一周疼痛真的缓解了,所以说这玩意儿真是应了那句老话:"卤水点豆腐,一物降一物"。
身体里的"小火炉"
熟附片最厉害的本事就是补阳,中医讲究阴阳平衡,阳虚的人就像冬天缺暖气的房子,手脚冰凉、怕冷尿频、腰膝酸软都是典型症状,这时候熟附片就像个贴心的小太阳,能把热气送到该去的地方。
我认识位出租车司机大哥,常年久坐导致腰疼腿肿,他自己琢磨着泡药酒,结果瞎用生附子喝得嘴唇发麻送医院,后来经人指点改用熟附片泡酒,每天一小盅,现在整个人气色都好多了,不过这里要敲黑板:药酒可不是随便泡的,剂量和搭配都有讲究!
这些情况千万别碰
虽然熟附片是个好东西,但不是什么人都能吃,阴虚火旺的朋友(手心脚心发热、半夜盗汗那种)要离它远点,就好比往烧红的铁锅上浇油,只会火上浇油,孕妇更是大忌,搞不好会影响胎儿发育。
去年小区王阿姨听人说附片治风湿好,自己买了些炖羊肉,结果吃完当晚心慌失眠,浑身燥热,幸亏及时停服才没事,后来才知道她本身血压偏高还有更年期症状,根本不适合用温补的药材。
厨房里的养生智慧
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汤锅里加料,熟附片确实适合用来煲汤,记得要提前煎煮至少40分钟,而且必须用砂锅或陶瓷锅,铁锅会破坏药性,配羊肉、鸡肉最搭,冬天喝特别暖胃。
我试过在炖牛肉时放两片,那汤喝下去从喉咙一直暖到脚趾尖,不过千万注意量,每次5-10克就够了,有次我贪心放了15克,结果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,看来补过头也会"上火"。
辨别真假有窍门
市面上假货不少,正宗的熟附片应该是黑褐色切片,表面有盐霜,闻着有股独特的焦糖味,要是颜色太浅或者有刺鼻味道,八成是劣质品,建议去正规药店买,别贪图便宜。
保存时要注意防潮,最好用密封罐装着,放在阴凉处,我见过有人把整包丢抽屉里,过段时间全霉变了,这可比浪费可惜多了。
现代研究的新发现
别看这是老古董药物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生物碱、苷类等活性成分,确实有抗炎、镇痛、调节免疫的作用,不过西医强调个体差异,服用前一定要测血压心率,特别是有心血管问题的朋友更要谨慎。
说到底,熟附片就像把双刃剑,用好了是调理身体的宝贝,用错了可能就是定时炸弹,建议大家在使用前一定咨询专业中医师,把自己的体质和病史说清楚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虽好,也要科学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熟附片调理身体的经历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,咱们下期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