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山野芋,很多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不陌生,这种喜欢躲在山林阴湿处的草本植物,到了秋天就会冒出一簇簇紫红色浆果,像小灯笼似的挂在藤蔓上,老一辈人常说"山野芋全身都是宝"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藏在深山里的中药宝藏。
山野芋到底是啥? 山野芋学名叫做海芋,在不同地方还有观音莲、天荷星等叫法,它的叶片能长到小孩洗澡盆那么大,翠绿油亮的叶子像打了蜡似的,每年春夏之交,会从叶芯里抽出米黄色的佛焰花序,远远看着就像支蜡烛,不过可别被它的外表骗了,这植物全株都带毒,只有经过专业炮制才能入药。
从《本草纲目》到乡间秘方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:"海芋根辛寒有毒,捣汁涂无名肿毒",在云贵川的深山里,采药人至今还保留着端午采挖山野芋的传统,他们穿着厚布衣,戴着竹手套,用特制的小锄头挖出根部,马上泡进白酒里消毒,老药师说新鲜根茎要反复蒸晒九次,才能彻底去掉麻嘴的毒性。
五大神奇功效别错过
-
毒蛇咬伤救急方 记得去年隔壁王叔被竹叶青咬了,村里老人赶紧拿山野芋根捣碎敷在伤口周围,说来也怪,原本肿得发亮的皮肤不到两小时就消下去了,中医说这叫"以毒攻毒",但千万记住得用炮制过的药材,生用反而加重中毒。
-
顽固湿疹有奇效 皮肤科医生束手无策的慢性湿疹,在民间却有土法子,把晒干的山野芋片磨成粉,混着凡士林做成药膏,临睡前薄薄涂一层,第二天结痂处就能看见新生皮肤,不过敏感肌要先在耳后试敏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。
-
跌打损伤消肿快 建筑工地的老张最懂这个好处,上次他搬钢筋扭到腰,工友给他调了碗黑乎乎的药糊,原来是用山野芋根加黄酒捶烂,热敷在淤青处,才三天功夫,原本乌青的腰眼就褪成淡紫色了。
-
咽喉肿痛应急招 教师节那年嗓子哑得说不出话,邻居阿婆塞给我个土方子:山野芋根切片含嘴里,虽然麻得直吐舌头,但半小时后真能正常说话了,现在想想那股子清凉劲儿,确实比含片管用。
-
风湿骨痛外敷方 每到梅雨季节,我妈总要翻出祖传的布袋子,里面装着晒干的山野芋粉,混合粗盐炒热后缝进棉布袋,每晚睡前敷在膝盖关节处,她说这比贴十片膏药都顶用,热气能钻到骨头缝里。
使用禁忌要记牢 别看山野芋用处多,但孕妇绝对不能碰,前几年村东头的翠花不信邪,结果差点早产,另外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,这药材性子烈,容易伤肠胃,最重要的是必须经过专业炮制,某宝上那些打着"纯天然"旗号的山野芋粉,很可能没处理干净毒素。
现代研究新发现 省城医学院的研究显示,山野芋含有的独特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,现在有些药企正在研发外用消炎药膏,说不定以后去医院开药,成分表里会出现它的名字,不过专家们提醒,自己在家千万别尝试内服,外用药也得遵医嘱。
辨别真假有窍门 正宗的山野芋根呈纺锤形,表面有环状纹路,断面雪白带着淡淡薄荷香,要是看到特别白净的"野生山野芋",八成是硫磺熏过的,建议去正规药店买炮制过的饮片,或者认识靠谱的采药人。
储存方法门道深 炮制后的山野芋片要装在陶瓷罐里,放在阴凉通风处,每隔半个月要拿出来晒太阳,但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,要是发现药材发黏有异味,赶紧整罐扔掉,这说明已经开始变质了。
现在知道为啥老中医总说"草木皆学问"了吧?山野芋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宝贝,用好了是良药,用错了可变毒药,建议大家收藏这篇干货,遇到对应症状可以咨询专业医师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,可比某些网红保健品靠谱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