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转凉后总感觉喉咙里有痰?白天咳嗽晚上胸闷?这可能是"痰湿困肺"的典型表现,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从业者,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被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适困扰,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了解决方案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5位"肺部清道夫",它们既能化痰又能暖肺,关键还特别接地气!
陈皮:厨房里的化痰高手 上次去同仁堂抓药,老药师跟我聊起个有趣现象:广东人煲汤必放陈皮,呼吸道毛病却比北方少?可不是嘛!这片晒得皱巴巴的橘子皮,可是调理痰湿的全能选手,记得去年邻居张婶咳嗽半个月,西药吃着效果不明显,我用3克陈皮泡水让她代茶饮,第三天就反馈说喉咙清爽了。
不过要记住,新会陈皮才是上品,年份越久越温和,平时煮粥炖肉放两片,既能去腥解腻还能预防痰湿,但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,就像火锅吃多了会上火,陈皮性温也得适量。
橘红:被低估的化痰专家 很多人不知道,橘子外层红色那层薄衣才是化痰利器,前阵子陪老妈看中医,大夫开的止咳方子里就有橘红,它最厉害的是能"把痰化在无形中",特别适合那种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的黏痰,现在药店有卖橘红片,每天含两片像吃蜜饯似的,小孩子也容易接受。
紫苏子:种子里的化痰密码 上次感冒咳嗽在朋友家喝到神奇的茶——炒紫苏子捣碎泡水,没想到这黑乎乎的小颗粒这么管用,当天下午就不呛咳了,后来查资料发现,紫苏子不仅能降气化痰,对受凉引起的胸闷还有奇效,现在我家冰箱常备炒好的紫苏子,炒菜炝锅时抓一把,香气扑鼻还能预防痰多。
白芥子:穴位贴敷的秘密武器 三年前落枕去推拿馆,师傅给我用了白芥子调的膏药,这黄澄澄的小颗粒看似普通,却是中医外用祛痰的宝贝,对于寒痰导致的肩颈痛特别有效,现在我自己准备了个玻璃罐,每次取5克拌蜂蜜敷在大椎穴,发热的感觉顺着脊椎往下走,整个人都暖洋洋的。
生姜:厨房里的暖肺神器 别小看这块做饭的调料,古人说"晨吃三片姜,赛过人参汤"真不是吹的,特别是受寒咳嗽时,切三片嫩姜加红糖煮水,趁热喝下去,从喉咙到胃里一条暖流直冲到底,不过晚上最好别喝,免得辣得睡不着觉。
这些中药虽然好,但使用也有讲究,痰黄粘稠的话要配清热药,稀白痰才能单独温化,就像洗衣服要看污渍类型,调理身体也得辩证,建议大家先找中医师把脉,别自己乱吃药,平时注意保暖多喝温水,适当吃点山药粥养护脾胃,毕竟"脾为生痰之源",护好脾胃才是治本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