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身边朋友说"喝中药喝到怀疑人生",特别是那种刚喝一口就翻江倒海的感觉,简直比考试挂科还让人崩溃,其实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,三年前调理痘痘那会儿,每次捏着鼻子灌完黑褐色的汤药,都能听见自己喉咙里传来的"咕咚"抗议声,不过后来跟老中医混久了,还真挖到不少救命绝招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怎么驯服这碗"苦水"。
为啥中药这么难伺候? 我问过省中医院退休的王大夫,他说十个人里有八个刚开始喝中药都犯恶心,有的因为药性太猛刺激胃黏膜,就像有人喝高度酒会呛咳;有的是煎药方法不对,把该后下的草药煮成了浓茶;还有的是体质问题,好比给怕酸的人连塞三个柠檬,最扎心的是有些补药太滋腻,肠胃本来就虚的人根本消化不了。
5个亲测有效的止呕方案
-
含姜片大法(推荐指数★★★★☆) 现在我家冰箱常年备着冰糖姜,不是零食是神器!喝药前咬两片硬币大小的姜,记得是老姜更辣的那种,原理很简单,姜酚能麻痹味蕾,就像给舌头穿了防弹衣,有次看诊看见坐旁边的大姐直接含着姜片喝药,那表情像在喝可乐,把我惊得药碗都端不稳。
-
冰镇药汤(慎用★★★☆☆) 这个要看情况,如果是治寒症的热性药千万别作死,但如果是清热解毒的方子,你可以试试把药晾温后放冰箱下层,去年夏天湿疹复发,皮肤科老开的那个又苦又涩的方子,冷藏后居然能吨吨吨灌下去,就像喝凉茶似的。
-
蜂蜜偷袭术(适合甜党★★★★☆) 别加太多!筷子尖挑一点蜂蜜在舌根,能骗过大脑的苦味警报器,有次看见药房抓药的小哥偷偷教顾客:"实在喝不下就含颗话梅,总比吐出来强。"不过糖尿病人和祛湿药的朋友要绕道,小心甜蜜暴击变毒药。
-
鼻腔呼吸法(物理外挂★★★☆☆) 捏着鼻子仰头喝药已经out了,试试用细吸管吧!某宝三块钱包邮的那种饮料吸管,插到底慢慢吸,药汁不接触舌尖直接进喉咙,上次陪闺蜜看痛经,看她像喝珍珠奶茶似的嗦溜嗦溜喝完,我差点笑出猪叫。
-
黄金时间法则(冷知识预警★★★★★) 空腹喝药确实吸收好,但前提是你能扛得住,我摸着良心说:饭后半小时喝最舒服!特别是那些健脾养胃的药,吃完小半碗米饭再喝,就像给胃壁糊了层浆糊,有回早起空肚喝调经药,直接在地铁上表演了个干呕三连,别提多社死了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 × 猛灌热水:越烫越吐,温水漱口才是王道 × 配油炸食品:油条煎饼会让痰湿体质雪上加霜 × 躺着喝药:容易呛气管,坐着腰挺直喝最快 × 隔夜药当早餐:常温放6小时就变质,别省钱 × 偷倒药渣:老中医说倒药渣等于倒福气(虽然我倒过)
特殊人群生存指南
- 孕妇队:晨吐期间建议改吃膏方或药膳
- 上班族:便携中药颗粒冲剂比熬药幸福百倍
- 外国友人:兑橙汁喝咖啡都是耍流氓,老老实实配温水
- 老年组:儿女记得把药熬得浓浓的,少喝点比吐了强
最后说个真事,去年邻居张叔喝补肾药总吐,跑去问医生是不是中毒了,结果老中医把脉后哈哈大笑:"你这是阴虚火旺,药没问题,是你每天半夜十二点喝药犯了忌讳!"原来服药时辰也有讲究,怪不得他总做噩梦梦见自己变成呕吐侠。
现在每次抓药我都跟医生强调:"别的不要求,就要喝着不反胃那种!"其实很多药店能免费代煎,拿回来放冰箱冻成冰块,喝的时候微波炉叮10秒,黑色汤汁秒变棕色,心理安慰堪比整容级特效,喝中药就像谈恋爱,方法对了才能长长久久,硬撑只会两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