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朋友圈被中药材市场的疯涨刷了屏,尤其是苍术这味药材,价格直接冲上80元/公斤高位,比去年翻了近一倍,不少老药商私下嘀咕:"这哪是卖药,分明是抢钱!"但真相真的这么简单吗?今天咱们扒一扒苍术暴涨的底层逻辑,带你看清这波行情到底是天灾作祟,还是资本在割韭菜。
苍术价格坐"过山车":从滞销到疯抢的魔幻现实
前几年苍术还是"小透明",2020年时统货价格不过20来块,药农挖出来都嫌占地,谁想到短短三年,价格像坐火箭一样蹿升,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的老李告诉我,现在每天凌晨三点就有货车排队抢货,"晚来半小时,整批货就被浙江炒家包圆了"。
这种戏剧性转折背后,是供需关系的彻底失衡,河北、湖北等主产区连续两年遭遇极端天气,去年春季冻雨毁了半成幼苗,今年夏季暴雨又让地里的苍术泡烂了根,某药商透露,原本能产50吨的基地,今年连10吨合格品都收不上来。
资本下场"囤积居奇":这波涨价谁在主导?
别以为只是天气背锅,资本的玩法更狠,浙江某投资公司去年悄悄吃下300吨苍术,囤在冷库里待价而沽,他们算准了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爆发式增长——国家药典新规要求苍术必须"趁鲜加工",直接带动饮片厂采购量暴增300%。
更离谱的是,有些游资开始玩"期货操作",四川某交易市场传出消息,有人交10%定金锁定整片产地的苍术,等价格炒高后再转手,这种"空手套白狼"的玩法,把老实药农吓得直拍大腿:"种了一辈子地,没见过这么离谱的!"
产业链集体焦虑:药店老板连夜改配方
价格暴涨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,河南某中成药企业采购总监透露,他们被迫改用价格更低的"北苍术"替代传统茅苍术,但药效差距让质检部门头疼不已,更扎心的是,某治胃病的经典名方因为苍术成本占比超过40%,干脆暂停生产。
终端药店的感受更直接,杭州一位中医师算了一笔账:含苍术的方子成本涨了20%,患者抓药时明显犹豫,现在有些药店开始推广"简版药方",偷偷减少苍术用量,但老中医们直摇头:"剂量不够等于白吃!"
疯狂还能持续多久?业内人士这样说
面对失控的行情,有人已经闻到危险的气息,河北安国"百年药市"的老商户王师傅说,现在市场上30%的苍术都是陈货翻新,用硫磺熏得发白,懂行的都不敢收,更有传言称,某些资金盘已经开始出货套现,就像当年炒作大蒜、普洱茶一样。
不过也有理性声音,中国中药协会专家指出,苍术其实并非不可替代,人工种植技术突破后,3-5年产能有望恢复,但关键要看资本会不会放过这块"肥肉"——毕竟在中药材证券化试点推进的背景下,苍术很可能成为首个"金融化"品种。
普通老百姓怎么办?这些坑千万别踩!
对于想囤药"理财"的人,奉劝一句:中药材不是股票,没有专业仓储知识,虫蛀霉变分分钟让你血本无归,去年有人花80万囤苍术,结果发现虫子把货啃成筛子,最后50万甩卖给药厂。
如果是自用,建议别盲目跟风,某三甲医院药师提醒,苍术替代品还有厚朴、砂仁等,效果虽差些但性价比更高,实在需要的话,趁鲜货上市季(每年9-10月)去正规药店选购,这时候价格相对透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