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快看看我家娃,眼睛黄得像小橘子!"刚当上新手妈妈的小丽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冲进诊室,焦急得声音都抖起来,这场景在肝病科门诊并不少见,新生儿黄疸、病毒性肝炎引发的黄疸,常常让全家人慌了手脚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里,藏着不少退黄妙招,今天就带大家揭开这些神秘药方的面纱。
黄疸肝炎到底是咋回事? 要说明白治黄疸的中药,先得知道这病是咋来的,肝脏就像人体的化工厂,一旦被病毒、药物或毒素攻击,处理胆红素的功能就会罢工,这时候人体会像打翻黄色颜料盘似的,白眼球、皮肤甚至尿液都染上黄疸色,西医叫它肝炎,中医则认为是湿热毒邪在肝胆里作祟。
千年古方显神威 (1)茵陈蒿汤:退黄界的扛把子 医圣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里写的这个方子,堪称退黄经典,茵陈30克、栀子15克、大黄9克,三味药煮出来的汤水金黄金黄的,喝下去就像给肝胆做大扫除,去年隔壁王婶家孩子病理性黄疸,医院蓝光治疗效果不明显,老中医开的就是这个方,三天就见好转,不过大黄泻下力强,小孩用量要特别注意。
(2)柴胡疏肝散:疏通淤堵的河道工 有些病人总说胁肋胀疼,叹气连连,这是肝气郁结的表现,柴胡12克配上白芍、枳壳、甘草这几味药,就像给憋闷的肝胆开窗通风,配合着按揉太冲穴,效果更佳,记得要用保温杯反复续水焖泡,才能把药性充分泡出来。
(3)五苓散:水肿型黄疸的救星 遇上浑身浮肿、小便不利的情况,茯苓、猪苓、泽泻这三兄弟就该出马了,特别是酒精性肝炎引起的黄疸,搭配玉米须煮水当茶喝,利水渗湿效果翻倍,但阴虚口干的人要慎用,别把津液都泄太过了。
民间退黄小偏方 (1)蒲公英煮水:田间地头的护肝草 春天挖点鲜蒲公英,每天30克煮水喝,对轻度黄疸有奇效,邻居张大爷常年喝酒导致肝功能异常,坚持喝了两个月,体检指标明显下降,注意要趁热喝,凉了容易伤胃。
(2)田基黄炖鲫鱼:岭南地区的退黄秘方 这种南方野草学名地耳草,和鲫鱼一起清炖,既能清热利湿又不伤正气,做法简单:鱼煎透加开水,放入30克鲜田基黄,炖到汤奶白即可,每周两次,连续吃一个月,对慢性肝炎引起的黄疸特别管用。
用药禁忌要记牢 ① 阳黄阴黄要分清:颜色鲜亮的用清热药,暗黄晦滞的得用温阳方 ② 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猛药:比如桃仁、红花这类药要避开 ③ 定期监测肝功能:中药虽好也不能瞎喝,每月查一次转氨酶 ④ 忌口比吃药还重要:羊肉、韭菜、醪糟这些发物千万碰不得
真实病例分享 前阵子接诊个40多岁的货车司机,长期熬夜加酗酒导致急性黄疸肝炎,当时眼睛黄得吓人,恶心得连水都喝不下,给他开了茵陈术附汤加减,特别嘱咐戒酒三个月,结果才喝五天药,小便像浓茶变淡了,两周后黄疸褪去大半,现在他车上常备着决明子茶,说是养肝神器。
日常养护小贴士 早上空腹嚼几粒枸杞子,下午用菊花角茅各5克泡茶,晚上热水泡脚时按压太冲穴,这套养生三部曲坚持做,能让药效事半功倍,记住吃饭七分饱,给肝脏减轻负担,比吃补药都强。
最后提醒一句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千万别看网上方子就自己抓药,找个靠谱中医望闻问切,才是治病正道,毕竟咱们的目标是让黄疸退得干净,更要让肝脏恢复元气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