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治感冒中药实用指南|老中医私藏的食疗方子全公开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早晚温差大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又响起来了,每次换季时总有人问我:"听说喝姜茶能防感冒?""板蓝根到底有没有用?"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防治感冒的中药智慧,都是我跟着老家中医学院退休的老教授偷师学来的干货。

藏在厨房里的感冒克星 要说最接地气的防感冒中药,生姜当属第一名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公司前台小妹每天切三片带皮生姜泡水喝,整个冬天就她没请过病假,老话说"晨吃三片姜,赛过人参汤",可不是随便说说的,特别是淋雨受凉后,煮碗红糖姜片水,趁热喝下去,浑身微微冒汗的感觉最舒服。

要是嫌姜辣嗓子,可以试试紫苏叶,菜市场卖调料的摊位都能找到,抓一把洗干净煮水,加点陈皮就是天然感冒茶,上个月我邻居家孩子半夜发烧,他姥姥直接拿紫苏叶煮水给孩子泡脚,第二天烧就退了大半,这法子在南方坐月子的产妇都在用。

药店能买到的经典搭配 说到中成药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999感冒灵,其实真正懂行的都会备着银翘解毒片和藿香正气水,前者对付咽喉肿痛的风热感冒,后者专治吹空调着凉的胃肠型感冒,有次我出差到重庆,当地朋友特意提醒我要带这两种药,说他们常年备着应对山城多变的天气。

不过要特别注意,板蓝根可不能当饮料天天喝,前年张大姐听别人说板蓝根能预防感冒,连着喝了两个月,结果喝出了胃寒,老中医告诉她,这药属于苦寒性质,没上火时千万别瞎喝,反而容易伤正气。

老一辈传下来的食疗秘方 我奶奶留下的手抄本里记着个"五虎汤":葱白连须三根、淡豆豉10克、生姜三片、白菜根一个、红糖适量,这锅熬出来黑乎乎的汤,却是小时候我们发烧时的救命水,现在想想,里面葱白通阳、豆豉解表、白菜根清热,确实是风寒风热都能用的平缓方子。

还有个适合上班族的懒人方——黄芪枸杞红枣茶,每天抓一小把黄芪(15克左右),配上枸杞和红枣,保温杯焖着喝,隔壁部门王哥坚持喝了半年,以前动不动就感冒的毛病居然改好了,不过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喝,不然容易嘴干舌燥。

这些坑千万别踩 好多人感冒就拼命喝鸡汤,其实要看时候,刚打喷嚏流清涕的时候,喝点热乎的鸡汤能帮助发汗,但要是已经喉咙痛咳黄痰,再喝油腻的就容易加重症状,我表弟上次咳嗽两周不好,就是天天喝老母鸡汤补过头了。

还有人喜欢往感冒药里加西洋参,这真是大忌,去年公司年会时,财务部李姐感冒还没好透,非要吃人参炖鸡补身体,结果当晚就发起高烧,中医讲究"虚不受补",这时候应该先祛邪再进补。

预防才是真功夫 说个冷知识:感冒病毒在干燥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,所以秋冬季节要多吃润肺的食物,像川贝蒸梨、银耳羹这些都比吃药管用,我同事小林每天用罗汉果泡茶,整个办公室就她桌面纸巾消耗最少。

最后教个简单推拿法:双手搓热后揉按迎香穴(鼻翼两侧),再顺着鼻梁往上推到发际线,重复三十次,地铁上就能做,比整天捂着口罩管用多了,这可是当年校医教我的绝招,亲测有效!

[篇幅所限,此处省略部分实操细节]

说到底,中药防治感冒就像打太极,讲的是调和二字,别等到发烧了才想起这些法子,平时多喝温水、早睡半小时,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强,要是实在扛不住了,记住先看舌头再选药:舌苔白的是风寒,舌头红的是风热,对着下药才不出错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