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里的五毒将军全蝎有啥妙用?这3个好处很多人不知道!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老中医说"以毒攻毒"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味猛药——中药蝎子,这小家伙别看个头不大,可是有着两千多年的入药历史,《本草纲目》里都给它记了整整一页呢!

蝎子的那些"小名号" 咱们说的中药蝎子学名叫"全蝎",不过老辈人都叫它"全虫",为啥带个"全"字?原来入药得用完整不缺腿的活蝎子,晒干后整只入药才算地道,有些地方还叫它"伏背蛇",你瞧它弓着身子的模样,还真像条缩小版的蛇,最有意思的是广东那边的叫法——"合爪蝎",说的是炮制时要把蝎子爪子折合起来。

藏在硬壳里的大本事

  1. 祛风止痛"急先锋" 前年我陪老妈去推拿馆,师傅给她敷的药包里就有炒过的全蝎粉,老师傅说这玩意专治"风邪",像顽固性偏头痛、关节风湿痛这类毛病,全蝎就像把锋利的小刀,能把淤堵的经络给疏通开,记得有次邻居王叔腰突发作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藏着这味药,说是能化解"游走的痛"。

  2. 镇痉解痉"特种兵" 小时候见爷爷用蝎子泡药酒,黄澄澄的酒里泡着黑褐色的蝎子,看着直起鸡皮疙瘩,后来学医才知道,这专治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,还有小儿高烧惊厥,就像给失控的神经套上个"安全阀",难怪古人称它是"止痉抽风之要药"。

  3. 攻毒散结"清道夫" 去年表姐脸上长了个老大的疖子,中医给她开的拔毒膏里就有全蝎,这味药特别擅长对付顽固的疮疡肿毒,像乳腺增生、甲状腺结节这类"气疙瘩",配上其他药材能起到软坚散结的作用,不过医生叮嘱要碾成极细的粉末,不然尖锐的尾巴容易划伤口腔。

会吃才是门学问 可别以为逮着蝎子就直接啃!传统做法讲究"文火焙烘",先把活蝎子用清水洗净,再用滑石粉拌炒到微黄发脆,现在药店卖的都是净制过的,但买的时候要挑脊背呈青黑色、肚子干瘪的,这种才是好货,泡酒的话建议用50度以上白酒,密封存45天以上,每天晃一晃能让药效充分释放。

这些人要绕道走 虽说全蝎是宝,但不是谁都消受得起,怀孕的姐妹千万碰不得,当年慈禧坐胎药里就严格忌用这味,体质虚寒的朋友也要慎用,就像小火苗遇上冰水,容易伤阳气,对了,吃中药期间如果正在吃洋地黄之类的西药,最好间隔两小时,免得产生不良反应。

现代研究新发现 别小看这土里土气的中药,现代实验室里发现它含着金刚烷胺样的抗毒成分,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显著,更厉害的是,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,不过这都是还在研究阶段的事,可不能自己乱试。

最后提醒各位,全蝎虽好终究是药,就像炒菜放味精,少量提鲜过量就变味,日常保健不妨用蝎子1-2克配合甘草3克泡茶,既能调和药性又能发挥祛风作用,要是真有顽疾,还是得让中医师望闻问切后再开方,毕竟这"五毒将军"的威风,得驾驭得住才行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