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年纪大了血糖高,天天吃药吃到怕..."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调理血糖的宝贝,今天就给大家唠唠那些能泡水喝的降糖中药,不过先说好,这些方子当辅助调理还行,真有糖尿病可得听医生的话规律用药!
被扔掉的黄金——玉米须茶 每次煮玉米我都把须须留着晒干,这可是隐藏的控糖高手,农科院研究发现,玉米须里的黄酮类物质能改善胰岛功能,做法特别简单:取30克干玉米须(新鲜的效果更佳),开水冲泡代茶饮,每天2-3杯,隔壁陈叔坚持喝了三个月,空腹血糖从8.6降到7.2,连他说现在起夜次数都少了。
厨房里的降糖药——苦瓜片 别看苦瓜苦巴巴的,切片晒干后泡水却是糖尿病人的福音,中医说苦瓜性寒能清热,现代研究证实它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活性成分,建议每天用10片左右(大概半根苦瓜的量),沸水焖泡20分钟,刚开始喝不习惯的,可以加点柠檬片调味,既遮苦味又增强效果。
补气控糖两手抓——黄芪枸杞水 很多糖友都有气虚症状,这时候黄芪配枸杞就特别合适,黄芪补气还能双向调节血糖,枸杞里的多糖成分对胰腺有保护作用,建议用黄芪15克+枸杞10克,用保温杯焖泡效果更好,注意舌苔厚腻、经常上火的人要少喝,免得补过头。
消渴圣品——麦冬玉竹饮 古时候麦冬玉竹就是治"消渴症"的常用药,正好对应现在的糖尿病,麦冬养阴生津,玉竹调补五脏,特别适合口干舌燥、尿频的糖友,各取10克用刚烧开的水闷泡,喝完嗓子眼润润的,有个小窍门:加两粒乌梅进去,酸酸甜甜更爱喝。
藏在调料柜里的宝——桑叶菊花茶 霜打后的桑叶降糖效果最好,配上杭白菊不仅能清肝明目,还能稳定餐后血糖,比例大概是桑叶5克、菊花3克,用85度水温泡出金黄色就行,菜市场卖中药的大爷教我,摘桑叶要选叶面完整的,表面绒毛越多的越管用。
特别提醒几点:
- 别把这些当仙丹猛灌,每天总量控制在500-800ml
- 脾胃虚寒的人(经常拉肚子、怕冷)要慎用寒凉药材
- 正在吃降糖药的,隔开1小时再喝中药茶
- 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,立即停喝并补充糖分
上个月遇见社区医院的刘大夫,他给糖尿病患者开处方时,经常会搭配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,不过他强调最关键的还是控制主食量、多吃膳食纤维、保持适量运动,就像我家楼下赵姨说的:"这些茶水啊,就是个锦上添花的事儿,真想控好血糖,还得管住嘴迈开腿。"
最后分享个实用的小配方:黄芪10克+玉米须20克+麦冬8克,这个组合既能补气又能利尿降糖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糖友,记得用陶瓷杯泡,保温杯闷着容易变质,喝中药茶调理贵在坚持,一般连续喝两个月才能看到效果,可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