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最近总感觉身体黏糊糊的,朋友推荐了个叫滑石块的中药,说是能祛湿气还能治痱子?"估计不少朋友都有类似的疑惑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听着像石头、实则暗藏玄机的中药材——滑石块到底该怎么用?
滑石块到底是个啥? 第一次见滑石块的人都会被它的外形惊到,这灰不溜秋带棱角的石块,真的是中药吗?其实人家正儿八经写着《本草纲目》户口呢!这种学名叫"滑石"的矿物药,主要成分是水合硅酸镁,摸起来滑溜溜的像揉了层油,这才得了"滑石"的名号,不过入药前都要仔细炮制,把杂质去掉后才能用。
老祖宗留下的经典用法 要说滑石块最传统的用法,那必须是对付暑热,三伏天里要是中了暑,老中医常开"六一散",其实就是90克滑石粉加10克甘草,冲水喝下去立马就能感到从头到脚的清爽,现在很多药店卖的清凉包、防暑茶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。
对于南方潮湿地区的朋友来说,滑石块简直是除湿神器,记得去年梅雨季,我邻居阿姨每天用纱布包着滑石粉放在衣柜角落,别说衣服真没发霉,连柜子里的霉味都淡了很多,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种防潮用法最好选布包而不是塑料袋,要让滑石慢慢释放药性。
现代人的创新用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用滑石粉做面膜,其实这不算新鲜事,古代美人就用滑石混着珍珠粉敷脸,说是能让皮肤光溜溜的,我自己试过把滑石粉掺在爽身粉里,夏天背后长痱子的时候扑一点,凉丝丝的特别舒服,比某牌婴儿粉还管用。
有个意外发现特别有意思——用滑石粉擦皮鞋,有次看见修鞋师傅往鞋油里加白粉末,一问才知道是滑石粉,自己试了下,确实能让皮鞋擦得更亮,还不伤皮质,不过这种用法属于民间智慧,正经药典里可没这么写。
外用内服大有讲究 说到内服,很多人会想起小时候喝的"痱子汤",其实滑石块煮水确实有清热利尿的作用,但绝对不能长期喝,我爷爷以前种地被晒得起疹子,喝了三天滑石汤就好多了,但后来再喝就开始拉肚子,所以这东西中病即止。
外敷才是滑石块的主战场,记得去年办公室流行手足口病,同事妈妈寄来个偏方:用滑石粉拌凡士林涂疱疹,亲测有效,不过要避开破溃的地方,不然会刺痛,现在想想,这应该就是利用滑石收湿敛疮的特性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 别看滑石块用处多,用错地方反而坏事,有次看网上说滑石能治胃病,结果有个小伙连续喝了半个月滑石汤,搞得脾胃虚寒脸色发青,后来老中医告诉他,滑石性寒只能短期用,长期喝得像他这样体质偏寒的根本受不住。
孕妇更要特别注意,滑石有滑利之性,当年看医书记载过孕妇误用导致胎动的案例,现在正规中药房都会标注孕妇慎用,大家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尝试。
黄金搭档增效秘诀 单用滑石块效果已经不错,要是配上其他药材更是事半功倍,比如和薏仁搭着煮水,祛湿效果加倍;跟薄荷叶一起泡茶,解暑提神一流;要是皮肤瘙痒,拌点黄柏粉外敷,止痒速度堪比药膏。
最近还学到个新配方:滑石粉+绿豆粉+蜂蜜调面膜,每周敷两次,控油祛痘效果肉眼可见,不过敏感肌要先在耳后试试,毕竟每个人肤质不同。
真假滑石辨别技巧 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用石膏粉冒充滑石,怎么区分呢?记住三个诀窍:真滑石摸起来细腻不扎手,放嘴里尝有点发涩(虽然不推荐尝),最重要是遇水会粘舌,假滑石通常颗粒感明显,加水搅拌容易沉淀。
储存也有讲究,这货特别怕潮,建议装在密封罐里,丢几粒花椒防潮,我家都是用完马上封紧,否则过几天就结块了。
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滑石块挺神奇?不过要提醒大家,再好的中药也得对症用,像滑石块这种寒性药,适合湿热体质的人,如果是手脚冰凉的寒性体质,用了反而伤身,建议大家在使用前咨询专业中医师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