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们聊起"撞伤肿痛不知道涂啥好",其实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早有答案,今天咱们就唠唠那些能让肿块消退、伤口愈合的中药宝贝,关键都是菜市场能买到的平价货!
跌打损伤首选"金不换" 在南方菜市转悠时,总能看见摆着鲜三七的摊位,这被称作"金不换"的药材可是消肿生肌的高手,前阵子王叔工地干活被钢筋砸到脚背,肿得跟馒头似的,就是用三七粉调醋敷了三天,淤血散得干干净净,新鲜三七捣碎外敷能凉血止血,晒干的切片泡酒还能内服活血化瘀,不过孕妇可得离远点,这活血力度孕妇用着犯忌讳。
长在路边的天然消炎药 春天去郊外踏青时,留意下田埂上开的黄色小花,那就是蒲公英,去年我家小子骑单车摔破膝盖,正赶上蒲公英开花季,采了几朵洗净捣烂敷在伤口上,第二天就不往外渗脓水了,这野菜不仅能消红肿,还能清湿热,像夏天脖子上长的疖子,用蒲公英汁捈两次准消下去,不过体质虚寒的朋友别长期喝蒲公英茶,容易肚子疼。
胃溃疡也怕的白色粉末 中药房柜台常摆着块状的白芨,这玩意儿磨成细粉可是修复溃疡的利器,记得张婶胃出血住院时,医生就开过含白芨的方子,它遇水会形成胶状膜,不管是肠胃溃疡还是皮肤溃烂,撒上去就像给伤口穿了层防护衣,不过这药材有点挑季节,春秋季采挖的药效最好,放久了会失效。
古代战场的急救良方 乳香和没药这对"兄弟"在中药铺总挨在一起,以前看古装剧,将军受伤都是拿这两种药止血,上个月我切菜割了手指,把两味药研碎掺着红糖敷伤口,当天就不淌血了,它们特有的香气能行气活血,不过味道冲得很,闻着像松香混着大蒜,晕香的人得忍着点。
补气圣手也能促愈合 别以为黄芪只能炖汤,这"补气大王"对久不收口的伤口特别管用,隔壁陈伯糖尿病足拖了两个月,后来每天用黄芪煮水泡脚,配合内服,腐烂的创面居然慢慢长出新肉,但要提醒大伙,黄芪温补得像小火炉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,不然火上浇油。
这些草药使用时也有门道:新鲜药材捣烂外敷效果最猛,像三七、蒲公英就得现采现用;做成药粉储存方便,白芨、乳香适合这种方式;泡酒适合内服调理,但酒精过敏的千万避开,配伍着用效果更好,比如三七配黄芪补气活血,蒲公英搭乳香消炎止痛。
最后叨一句:这些土方法应急还行,真遇上见骨头的伤口、反复溃烂的情况,赶紧去医院才是正理,毕竟咱们自己捣鼓的草药,也就治治寻常小伤小病,可不敢拿身体开玩笑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