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好多朋友都在抱怨皮肤问题,有人满脸冒痘,有人腿上被蚊子咬得通红,还有人莫名其妙起湿疹,跑去医院排队挂号吧,耗时耗力;买西药药膏吧,又怕激素依赖,这时候我就想起奶奶常说的那句话:"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外涂药方,比很多西药都管用!"
其实中药外涂的智慧,早就刻在中国人的生活里,小时候被蚊子咬了,外婆随手揪片芦荟叶掰出汁液涂上;夏天长痱子,妈妈会煮一大盆金银花水给全家擦身子;就连女孩子月经不调时,老一辈都会建议用粗盐炒热了裹布袋温敷肚子......这些代代相传的土方法,现在想来都是中药外治的鲜活案例。
中药外涂到底靠什么起作用? 要说透这个原理,得先聊聊中医的"透皮给药"智慧,咱们的皮肤就像人体的"第二呼吸系统",很多药草的有效成分通过毛孔渗透进去,比内服更快到达病灶,比如艾草含有的挥发油,薄荷里的薄荷醇,这些成分自带"穿透力",能带着药性直抵痛处。
去年我表姐膝盖风湿疼,老中医给她配了当归、川芎、桂枝磨成的药粉,混合凡士林做成膏状,每天热敷后涂抹,不出半个月,她说那种钻骨的凉飕飕疼感就减轻了,这就跟做艾灸似的,药性顺着穴位往里钻,比单纯口服汤药更"指哪打哪"。
家里常备的"外涂神药"有哪些? 说几个特容易上手的配方,材料在药店或超市都能买到:
-
蚊虫叮咬急救包
- 新鲜马齿苋捣烂敷:被毒蚊子咬得肿成馒头时,摘几根马齿苋(田间地头常有)碾碎敷上,清凉止痒还消炎
- 肥皂水升级版:在肥皂水里滴两滴风油精,止痒速度翻倍
-
痘痘肌救星
- 金银花+野菊花煮水:各抓一大把煮十分钟,晾凉后装喷雾瓶,一天三次喷在红肿痘痘上
- 绿豆粉面膜:绿豆磨粉加蜂蜜调匀,厚敷半小时洗掉,亲测对刚冒尖的粉刺特别有效
-
主妇手裂克星
- 三七粉+凡士林:2:8比例混合,睡前涂手上包保鲜膜,两周修复干裂口子
- 橄榄油+紫草浸泡:50ml橄榄油泡10克紫草,两周后取油擦手足,比护手霜更滋润
外涂中药的正确打开方式 别看这些方法简单,里头门道可不少,拿最常见的扭伤来说,很多人以为随便贴膏药就行,其实刚受伤时应该用冰片水(冰片捣碎泡白酒)冷敷,24小时后才能用红花油按摩,要是搞反了顺序,反而会加重淤血。
去年邻居王叔崴脚,肿得跟馒头似的,他非要当天就贴麝香壮骨膏,结果越来越肿,后来中医让他先用栀子粉调醋外敷消肿,等第三天才开始用艾叶煮水泡脚,果然一周就能拄拐走路了,所以说中药外涂讲究"分期论治",急性期、缓解期用的方子完全不同。
现代人该怎么用好中药外治? 现在药店里各种中成药膏五花八门,但懂行的人都知道,自己配的才最放心。
- 防晒用芦荟胶不如自制"茯苓+白芷"面膜粉,这两个都是天然防晒剂
- 去痘印别急着买昂贵精华,试试"丹参+珍珠粉"调和敷脸,活血美白双效合一
- 脱发严重的话,侧柏叶煮水洗头比防脱洗发水更温和有效
不过要提醒的是,有些药材有毒性,比如断肠草、生附子这些千万不能擅自外用,建议先去正规中医院把脉辨证,再根据体质配药方,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,最好先在手腕内侧做皮肤测试。
写到这儿突然想起奶奶的百宝箱,里面总装着些陈年艾绒、紫草油、薄荷脑,这些不起眼的小罐子,可是几代人对抗疾病的智慧结晶,下次再被蚊子咬得满腿红包时,不妨试试老法子——揪片芦荟叶,掰段仙人掌,说不定比进口药膏还管用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