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听说中药里的韭菜子特别值钱,咱自己能不能种啊?"要我说啊,这问题问得好!前些天我特意回了趟老家,跟种了四十年药材的舅舅讨教了半天,别看现在年轻人都在玩多肉,其实老一辈眼里,阳台上种点药食两用的宝贝才是真本事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,这看着普通的小种子到底能不能变身金疙瘩。
先给大家唠明白,中药铺里卖的韭菜子和菜市场里的韭菜可不完全一样,虽然都是同科属,但药用韭菜子讲究的是颗粒饱满、成熟度刚好,您要是随便摘自家韭菜的籽,十有八九会被老中医摇头:"火候不到,药效差着呢!"不过别灰心,只要掌握窍门,家里阳台照样能产出正宗药材级的好货。
【第一招】选对品种是关键 我那舅舅一听说要种药材韭菜,立马从老樟木箱子里翻出个铁盒子,里面装着他珍藏的"青梗韭"种子,据说这是当年他师傅专门从药都安国带回来的品种,普通韭菜叶子宽,这个品种叶子细长,最关键的是结籽量大,晒干后乌黑发亮,药效成分比普通韭菜高出三成,他教我个绝招:把种子泡温水里,沉底的才是好种,飘上来的直接扔了。
【第二招】时辰把握有门道 种过韭菜的都知道,割完一茬很快又冒芽,但要收籽可不能这么勤快!舅舅指着他家三分地说:"要让韭菜开花结籽,就得忍着不割。"清明前后要掐尖促分蘖,等到芒种时节,整片韭菜地就像绿毯子突然开出奶白小花,这时候千万记得把中间嫩芽掰掉,养分全供籽粒生长,等霜降前收割,晾晒时铺报纸千万别直接水泥地,不然潮气返上来种子容易霉变。
【第三招】储存学问大学问 去年我表弟图省事,把收回的韭菜子装塑料袋塞橱柜,结果第二年全成了"哑炮",舅舅说这玩意儿娇气得很,得用老辈传下的陶罐存储法,先把灶膛里的柴火灰筛细,铺罐底吸潮,再放层纸巾隔开,最后装罐密封,每个月开盖透次风,像伺候老酒似的,他存了五年的陈籽给我看过,黑得泛油光,碾碎闻着带股特殊的辛香。
说到这您可能要问:费这么大劲,到底值不值?我给您算笔账:去年亳州药市韭菜子统货收购价每公斤85元,品质好的突破百元,按亩产150斤算,比种青菜划算多了,更别说现在城里中药房见着品相好的,开口就是"有机种植"的溢价,关键是这玩意不占地方,花盆、泡沫箱都能种,浇淘米水就行,连农药都不用打。
不过要提醒新手,千万别被网上那些"高价回收"的广告骗了,正经药商收籽要看纯度,家庭种植量小,最好卖给本地中药店,我认识个连锁药房采购经理,每年中秋前后都会到郊区挨家收籽,他的秘诀是看籽粒是否带白膜——自然成熟的韭菜子表面有层薄霜似的外衣,这才是药典里说的"衣胞不掉"的好货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韭菜子入药要炒制,您要是种得多,可以学学老药工的手艺,铁锅烧热改小火,把晾干的籽倒进去不停翻炒,直到听见"噼啪"响,再撒点盐水固色,记住千万别炒糊,否则药效全无,我家现在还存着半罐舅舅炒的韭菜子,泡酒喝确实比药材店买的香浓。
啊,阳台种药材不是玄学,关键要摸透脾气,就像养孩子,知道它什么时候要喝水,什么时候要晒太阳,自然就能有好收成,下次去中药房抓药,看到柜台里黑亮的韭菜子,说不定就会想起自己家窗台上那些绿油油的小苗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