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师傅,这蕲蛇泡酒到底该搭些啥药材?"三十年前跟着祖父采药时,总有人追着问这话,那时山里汉子们干完活就爱抿两口药酒,祛湿散寒比什么都灵,祖父总笑着说:"这蕲蛇啊,好比一把宝刀,遇上好刃石才能磨出锋芒。"
要说蕲蛇泡酒的绝配,首推川羌活,这味药专治风湿骨痛,与蕲蛇的透骨搜风堪称天作之合,记得有年邻村王木匠雨天摔断腿,整日喊疼,祖父取三两蕲蛇配上五钱羌活,浸在四十度米酒里,不过半月,那股钻心的痛竟消了大半,后来每逢阴雨天,王叔总要来讨半盅"蛇羌酒"。
当归这味"药界月老"自然不能少,四物汤里它是补血圣手,配着蕲蛇却能调和阴阳,有次镇上绸缎庄的李掌柜中风后遗症,半边身子麻木,祖父开的方子里,蕲蛇配当归占了大头,再加红枣枸杞,三个月后再见李掌柜,他竟能拄着拐杖来店里道谢,手里还攥着那油纸包好的药渣。
说到枸杞,可别小看这红彤彤的小果子,它就像给烈酒加把锁,既能固本培元,又能缓和蛇酒的燥性,早年在药市上见过个相熟的药商,他总把枸杞叫做"守门员",说但凡含蕲蛇的药酒方子,没有不派它镇守的,不过要选宁夏产的正宗货,那些染色的歪货反坏了药效。
真正懂行的还会添上一两片三七,这味"金不换"最擅通经活络,对付跌打损伤有奇效,去年秋收时,表弟从房顶摔下扭了腰,疼得直抽凉气,我翻出祖传的陶瓮,抓条去头尾的蕲蛇,配上三七粉、骨碎补,浸足六斤黄酒,才喝三天,那小子就能拄棍下地了,直嚷着要赔我酒钱。
泡酒的讲究可不止药材,先说酒,必须选50度以上的纯粮烧酒,酒精度不够根本镇不住蛇毒,有回图省事买了勾兑酒,结果瓮里浮起层白沫,吓得赶紧倒掉重来,再说器皿,非得用粗陶瓮或玻璃罐,不锈钢桶泡出来的总带着股怪味。
火候时辰最是关键,头伏进缸,三九开封,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,若急着喝,至少也得密封九十天,有年冬至前启封一瓮,酒香混着药香冲得人醺醉,隔壁张屠户闻着味扒着墙头求尝鲜。
但这蛇酒虽好,可不是人人受用,孕妇沾唇即伤胎气,阴虚火旺者喝了如浇油救火,前街赵郎中就碰过钉子,给发热病人开方时误掺蛇酒,差点惹出大祸,所以祖父总叮嘱,必得问过大夫再入口。
这些年总有人追问祖传秘方,其实哪有什么秘而不宣的配方?不过是摸清药性,懂得君臣佐使的道理,就像做人做事,单枪匹马难成气候,总要几个知心伙伴相互扶持,方能成就一番事业,这蕲蛇药酒的道理,何尝不是人生的缩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