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李,今年马齿苋收多少钱一斤?"老张蹲在田埂上,掐着手里沾满红胶泥的马齿苋嫩茎,远处传来装载机的轰鸣声,几个穿白大褂的药商正对着检测报告交头接耳,这样的场景,正在全国二十多个中药材产区轮番上演。
这个春天,马齿苋突然成了中药材市场的香饽饽,安徽亳州、河北安国、四川成都三大药市的数据显示,晒干马齿苋统货价格从每公斤8元飙升到22元,还不是有钱就能拿到货,三十多家知名药企的采购车堵在种植基地门口,连带着让周边的野菜收购价都跟着水涨船高。
要说这波行情的导火索,还得从三年前说起,当时某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《中华本草》基础上,发现马齿苋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率高达92%,消息灵通的浙商最先嗅到商机,悄悄包下山东临沂的千亩荒坡搞有机种植,去年国家药典委员会把马齿苋正式列入药食同源目录,就像按下了开闸放水的按钮。
现在中药材市场上流传着个顺口溜:"马齿苋,金不换,药厂抢着把钱赚",笔者走访时发现,不少收购商的账本上都记着这样一笔账:鲜货收购价每天涨5毛,加工费每吨800元,运到药厂还能赚一倍差价,河南禹州某个体药商老王透露,他上个月倒手三百吨干货,利润够在县城买套学区房。
这波行情也带火了配套产业,河北安国包装厂的刘老板告诉笔者,马齿苋专用防潮包装袋订单排到了明年三月,物流公司开通了"马齿苋专线",冷藏车从江苏宿迁连夜往广东普宁送货,最有意思的是农资市场,原本滞销的有机肥突然被抢购一空——种植马齿苋必须用有机认证肥料,否则药检不过关。
不过热闹背后也有隐忧,安徽太和县的种植大户老周就碰上了烦心事:他家二十亩马齿苋因为农药残留超标,被药商拒收,现在各地都在严查"硫磺熏蒸",有些不良商贩开始打擦边球,用工业硫磺代替食品级硫磺加工药材,更让人担心的是野生资源过度采挖,听说东北有些地方的马齿苋已经很难见到成片生长的了。
行家们预测这波行情至少还能持续两年,眼尖的药商已经开始布局下游产品,云南某企业推出了马齿苋养生茶,浙江厂家开发出了马齿苋面膜,连火锅店都推出了"野菜拼盘",但普通种植户要特别注意,不要盲目扩种,资深中药分析师提醒,马齿苋属于小品种药材,年需求量就两三万吨,现在全国种植面积已经翻倍,明年价格可能出现回调。
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控质量,山东日照的合作社理事长分享经验:采摘要赶在开花前,洗净后必须阴干不能暴晒,储存时要放大蒜防虫,说到这他挠挠头,"其实去年扔掉的枯黄叶子,要是做成畜禽饲料,又能多笔收入"。
这场"绿色风暴"还在持续发酵,当笔者离开安徽种植基地时,正巧看见辆挂着"广药集团"字样的冷链车缓缓启动,车厢里码放着印有"有机认证"的马齿苋纸箱,车尾卷起的尘土中,仿佛能看到传统中药材与现代商业碰撞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