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闺蜜小雅顶着两团乌青来找我,说是熬夜加班后突发过敏性荨麻疹,西医诊所开了抗过敏药,吃完确实消得快,但药效一过又卷土重来,看着她手臂上东一块西一块的红疹,我突然想起奶奶常说的"治病要治根",带她去中医院开了三副祛风除湿的草药,没想到喝下去当晚就睡安稳了,三天后红疹全褪,连困扰多年的痛经都好转大半,这才明白为啥老人家总念叨"中药能治本"。
其实这些年被西方医学冲击得厉害,很多人以为中药就是慢吞吞的"安慰剂",去年我采访过省中医院的刘教授,他拿着显微镜给我看药材切片:"你看这当归的挥发油成分,这黄芪的多糖结构,都是经过几千年验证的有效物质。"现在实验室里确实能检测出中药调节免疫、改善微循环的科学依据,但老中医看病时可不只是摆弄化验单。
上个月邻居王叔的痛风发作,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,他儿子非要送急诊打封闭针,老爷子死活不肯,翻出祖传的《验方新编》熬了栀子木瓜汤,头天疼得直咧嘴,第二天就能拄拐遛弯,第三天直接扛着渔具去钓鱼,西医说这是激素压下去的,可停药半年都没复发,王叔吧嗒着烟袋直嘀咕:"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方子管用。"
要说中药治本的秘诀,全在"辨证论治"四个字上,去年我妈更年期燥热失眠,西医开了镇静剂,结果白天昏昏沉沉,老中医搭脉后开的了解郁安神茶,酸枣仁配玫瑰花,喝着像在喝花果茶,关键是把肝气郁结这个病根给梳理顺了,现在她天天在广场舞队伍里当领舞,就像修房子,西药是补漏的沥青,中药却是重塑结构的钢筋水泥。
最有意思的是看年轻人养生,公司0后实习生保温杯里泡枸杞,痘痘冒了就煮金银花水,熬夜后拿石斛炖汤,虽然被吐槽"朋克养生",但确实比吃抗生素强,上周部门聚餐火锅配冰啤,好几个同事第二天喉咙发炎,只有小雨提前喝了她奶奶寄来的胖大海罗汉果茶,照样活蹦乱跳上班,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调理,才是中药治本的真功夫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中药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,去年我爸心梗发作,120救护车上含服的速效救心丸其实是中药提取物,到了医院直接上支架手术,术后康复倒是靠西洋参黄芪炖鸡慢慢调养,现在他每天雷打不动测血压量心率,中药西药配合着吃,这才叫真正的标本兼治。
最近逛药店发现个有趣现象:卖得最好的既不是进口保健品,也不是昂贵西药,而是茯苓饼、八珍糕这些药食同源的零食,还有个妈妈群流传着"小儿积食喝三星汤"的偏方,山楂麦芽加谷芽,比益生菌冲剂管用多了,看来大家嘴上说着迷信科学,身体倒很诚实地选择着老祖宗的智慧。
中药治本也得讲究方法,我表姑不信邪,网上抄了个祛斑古方,结果黄褐斑没去掉反而药物性肝炎住院,老中医开药讲究君臣佐使,剂量火候都有讲究,就像炖佛跳墙,食材再好也得按时辰煨着,乱炖一锅反伤身,现在正规中医院都有现代化煎药机,真空包装带着也方便,这才是传统智慧和现代科技的结合。
说到底,中药治本不是慢,而是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自愈力,就像园丁修剪果树,西医是剪掉枯枝喷农药,中医则是改良土壤施肥料,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理解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的道理,那些装在砂锅里的草根树皮,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,毕竟对于人体这个小宇宙来说,扶正祛邪才是真正的治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