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逛菜市场时总能看到成捆的紫苏叶,鲜嫩的叶子透着股特殊的香气,卖菜大妈热情推销:"这紫苏叶拌凉菜、炖鱼去腥最合适!"可很多人不知道,这片不起眼的叶子在中医眼里可是宝贝,尤其那暗藏玄机的苏子叶,从祛痰止咳到安胎养胃,浑身都是宝。
要说这苏子叶的渊源,得从《本草纲目》说起,李时珍老先生早就给紫苏盖过章,说它"行气宽中,清痰利肺",不过咱们今天重点说的不是紫苏梗,而是那常被当配菜的苏子叶,老中医常念叨"紫苏全身都是药",这苏子叶更是浓缩了精华,晒干后就是一味地道的中药材。
前阵子邻居王姐咳嗽了半个月,西药中成药吃了一堆不见好,后来我给她包了点炒苏子粉,每天早晚冲水喝,没想到三天就见效,她纳闷地问:"这不就是个调料吗?"其实苏子叶含有的特殊挥发油,能像小扫帚一样清理呼吸道,特别是对那种黏糊糊的黄痰特别管用,记得小时候母亲总在冬至煮红糖苏子粥,说是"把寒气赶出去",现在想来这民间智慧真有门道。
说到养胃,苏子叶堪称脾胃的贴心小棉袄,上个月公司聚餐胡吃海喝后,我习惯抓一把炒苏子泡茶,这法子还是跟中医院退休的张大夫学的,他说苏子叶里的迷迭香酸能安抚闹脾气的胃,特别适合那些吃饱就胀气、打嗝泛酸的人,不过要提醒一句,炒制时千万别焦了,不然反而伤阴。
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的安胎功效,表嫂怀孕时孕吐严重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苏子叶,原来这叶子性温不燥,既能理气宽中,又能缓解妊娠呕吐,当然孕妇使用需遵医嘱,可别自行乱服,就像我家楼下开药店的刘叔常说:"药材再好,也得对症下药。"
别看苏子叶功效多,用法却不复杂,最简单的就是晾晒后煮水,加点蜂蜜就是天然止咳糖浆,要是想调理肠胃,可以用小火慢焙成苏子茶,饭后半小时喝效果最佳,不过新鲜苏子叶最好别生吃,含大量草酸容易伤肾,焯水后再凉拌才安全。
前几天看养生节目,专家提到现代人压力大,很多人都有"肝郁气滞"的问题,这时候用苏子叶搭配陈皮泡脚,能让气血顺畅起来,我自己试过,睡前泡15分钟,第二天确实感觉胸口不闷了,不过泡脚水别太烫,40度左右刚好激发药效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苏子叶温和,但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,就像公司小李总长口腔溃疡,有次他听说苏子茶好,猛喝了一段时间,结果上火更严重了,所以辨识体质很重要,不确定的话最好找专业中医师把把脉。
现在正是紫苏上市的季节,菜市场两块钱就能买一大把,建议大家趁新鲜挑些肥厚的叶子,开水焯过后切碎,加生抽、蒜末、香油一拌,就是开胃又养生的应季小菜,既饱了口福,又暗中调养了身体,这才是真正的食补智慧。
最后提醒各位,再好的药材也讲究适度,就像老话讲的"是药三分毒",日常保健用个三五钱足够,别把养生茶当白开水灌,毕竟咱们追求的是细水长流的健康,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进补,下次看到菜场里的苏子叶,可别再只当它是配菜了,这片承载着千年智慧的叶子,值得被温柔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