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医生,我这胃病十几年了,西药一吃就好,一停就犯,到底该怎么办?"隔壁张阿姨捧着胃镜报告愁眉苦脸,其实像她这样的老胃病患者不在少数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医调理胃病的那些事儿。
你的胃病属于哪种"体质"? 中医看胃病可不像西医光看炎症指标,讲究的是辨证施治,简单来说就是分清楚你是"寒胃"还是"热胃",是"虚证"还是"实证",就像同样胃痛,有人喝热水能缓解(寒邪客胃),有人越喝越疼(湿热中阻),建议先找专业中医师把脉看舌苔,别自己瞎猜。
厨房里就藏着治胃法宝
-
黄芪——胃黏膜的"修复工" 这味补气明星可不是浪得虚名,对饭前隐痛、饭后胀气的脾胃虚弱型特别管用,做法也简单:黄芪30克+红枣5颗煮水,当茶饮就行,坚持喝半个月,你会发现吃饭香了,嗳气少了。
-
茯苓——祛湿健脾小能手 很多慢性胃炎患者舌头胖大有齿痕,这就是脾虚湿困的典型表现,拿茯苓粉掺在面粉里烙饼,或者打成糊糊每天喝,既能祛湿又不伤胃,注意要买白茯苓,赤茯苓偏利水不适合长期用。
老祖宗留下的经典药对
-
砂仁配陈皮——胀气克星组合 吃完饭总感觉心口堵着石头?这两味药煮水喝最灵验,砂仁3克敲碎,陈皮6克掰小块,开水冲泡代茶饮,特别适合春节后油腻食物吃多的胃胀情况。
-
白术加鸡内金——消化不良救星 整天肚子咕噜响却拉不出?炒白术15克配鸡内金10克,煮水时加点山楂片,这个方子对老年人胃肠蠕动慢特别有效,记得鸡内金要焙干研末才吸收好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×盲目跟风喝"养胃茶" 市面上的所谓养胃茶大多寒凉,长期喝反而伤阳气,特别是手脚冰凉、大便稀溏的虚寒体质,千万别碰菊花、金银花这类寒性药材。
×把中成药当零食吃 摩罗丹、香砂养胃丸确实好用,但也要按疗程吃,很多人症状缓解就停药,结果反复发作,建议连续服用不要超过两个月,期间要定期复诊调方。
吃出来的健康才是真健康 说个实在的,再好的中药也怕你天天胡吃海塞,给大家几个保命小贴士: • 早餐必须吃!小米粥最养人,熬出米油那层最好 • 忌冰忌烫忌辣,过酸过甜也要悠着点 • 生气不吃饭,吃饭不生气,情绪比药管用 • 睡前顺时针揉肚子30圈,比吃健胃消食片强
特殊人群怎么办?
- 上班族:备点春砂仁蜜饯当零食,既能缓解加班饿肚,又能理气和胃
- 更年期女性:肝胃不和的,用玫瑰花5朵+合欢花3克泡茶,疏肝解郁
- 学生党:压力大导致的胃痛,麦芽10克+佛手片6克煮水,考前喝最合适
最后唠叨一句,中药调理贵在坚持,别指望喝两天就能断根,一般三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效果,期间配合适当运动,八段锦里的"调理脾胃须单举"那式,每天做5分钟比啥补药都强,你的胃是你宠出来的,好好对它,它才会好好工作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