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图看懂!中药别名+科属+药用部位全解析,收藏备用不迷路!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医生开的方子里写的是'双花',抓药时却拿给我金银花,这到底是咋回事?"相信很多朋友去中药店都遇到过这种困惑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中药里那些"暗号"般的别名,教你看懂科属分类和用药部位的门道,从此买药不踩坑!

中药别名:老祖宗留下的"行业黑话"

很多中药材都有多个别名,这些名字往往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印记。

  • 白果=银杏的种子(银杏科)
  • 双花/忍冬=金银花(忍冬科)
  • 仙灵脾=淫羊藿(小檗科)
  • 贯仲=乌蕨(鳞毛蕨科)
  • 台乌=川芎(伞形科)

这些别名有的是根据形态特征取的(如牛膝因茎节膨大似牛膝得名),有的是约定俗成的简称(如二冬指天冬和麦冬),记住这些"小名"能帮你快速识别药材,避免买错。

科属密码:植物家族决定药性基因

中药讲究"同科同属多相似",了解科属就像掌握了中药的"身份证":

  • 菊科家族:蒲公英、茵陈、款冬花等多具清热解毒功效
  • 豆科植物:黄芪、甘草、决明子常用于补气健脾
  • 兰科队伍:石斛、天麻、白芨擅长滋阴润燥
  • 伞形科成员:当归、川芎、白芷都是活血行气高手

举个例子,同是菊科的野菊花和杭白菊,前者侧重消炎,后者偏重清肝明目;而同属茄科的枸杞和颠茄,一个滋补肝肾,一个却有毒——可见科属只是参考,具体还要看品种。

用药部位:根茎叶花实各有妙用

中医把药材细分为不同部位,每个部位都有独特功效: | 部位 | 代表药材 | 常见功效 | 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根与根茎 | 人参、黄连 | 补气固本、清热燥湿 | | 树皮 | 桂皮、杜仲 | 温中散寒、强筋壮骨 | | 花 | 辛夷、菊花 | 发散表邪、清肝明目 | | 果实 | 山楂、杏仁 | 消食导滞、止咳平喘 | | 全草 | 紫苏、鱼腥草 | 解表透疹、抗病毒 |

特别要注意的是"同名不同位"的情况:比如柴胡用根,升麻用根茎,羌活带根茎切片,买药时千万问清楚用的是哪个部位,差之毫厘可能就会影响药效。

功效速查:常见病对症选药指南

掌握功效才能对症下药,这里整理几种常见病症的选药思路: 上火发炎
选清热药:金银花(咽喉肿痛)、穿心莲(肠炎痢疾)、板蓝根(温病发热)

气血不足
用补益药:党参(气虚倦怠)、熟地(血虚萎黄)、阿胶(出血体虚)

风寒感冒
需解表药:生姜(初起风寒)、香薷(暑湿感冒)、防风(风湿痹痛)

脾胃虚弱
找理气药:砂仁(腹胀呕吐)、木香(腹痛泄泻)、陈皮(食欲不振)

记住这个口诀:"热清补益气,解表理肠胃",基本能覆盖日常小毛病,不过涉及复杂病情还是要遵医嘱,毕竟中药讲究配伍禁忌。

实用技巧:火眼金睛辨好药

  1. 认准正规渠道:医院/连锁药房比路边摊靠谱
  2. 观察药材性状:虫草要饱满,三七看纹理,当归闻香气
  3. 警惕染色处理:硫磺熏过的枸杞会发酸,染制的萸肉颜色不自然
  4. 保存有讲究:蜜炙药材放冰箱,含油多的要密封,花类药材避光照

最后送大家一份《常用中药功效速查表》,打印出来贴墙上,随用随查超方便!下次去药店再也不用担心被"别名"忽悠,自己就能当半个行家啦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