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真能治帕金森吗?老中医揭秘5大疗法,这些细节很多人不知道!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帕金森不是"绝症",但西医治疗让人头疼

咱们老百姓一提到帕金森,脑子里马上蹦出"手抖""走路拖步"这些画面,其实这病在医学上叫"震颤麻痹",简单来说就是脑子里负责协调动作的"多巴胺工厂"出了问题,西医常用的左旋多巴类药物,刚开始效果确实明显,但时间一长,药效越来越短,副作用倒不少——便秘、失眠、莫名抖动加重...很多老患者都说:"吃药像吃饭,一顿都不能落。"

我邻居张叔就是典型例子,确诊三年,从每天1片美多芭发展到现在早晚各1片半,去年开始出现"开关现象"(药效突然消失),端碗手抖得汤洒一半,他儿子专门从外地请来省中医院的王大夫,这才开始尝试中药调理。


中医怎么看帕金森?关键在这3个字

老中医摸脉看舌苔后,指着墙上的人体经络图说:"帕金森在中医眼里不是单纯的脑病,而是'风、痰、瘀'三个字在捣鬼。"这话怎么理解?

  1. 肝风内动:就像树叶在风中乱颤,患者不由自主的抖动属于"虚风",本质是肝肾阴虚导致筋脉失养。
  2. 痰浊阻滞:脾胃虚弱的人容易痰湿堆积,这些黏糊糊的"痰"堵在经络里,让人动作迟缓像绑了沙袋。
  3. 血瘀阻络:长期气血不畅,微小血管堵塞,好比水管生锈,肢体逐渐僵硬。

王大夫给张叔开的方子里,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,六君子汤化痰湿,还加了地龙、水蛭破血瘀,最关键的是嘱咐:"每天搓热手掌梳头300下,泡脚时加艾叶和红花。"


那些年试过的"偏方",到底有没有用?

网上流传的中药治帕方子五花八门,有人喝黄芪当归汤,有人嚼蜈蚣蝎子粉,这里必须说清楚:

  • 有效成分:全蝎、僵蚕确实能止痉,但生吃虫类药材存在重金属超标风险,必须炮制后使用。
  • 经典名方:明代《证治准绳》里的定振丸(熟地、白芍、当归等),现代研究发现其含多种神经保护成分。
  • 食补误区:盲目喝大量牛骨汤补钙可能加重痰湿,不如少量饮用鲫鱼豆腐汤更稳妥。

张叔坚持三个月后,药量从1.5片减到1片,开关现象明显减少,但他也走过弯路:听偏方吃活蟾皮中毒住院,这个教训提醒大家——中药必须辨证开方,别拿身体试药


中西医结合治疗,才是最佳方案

现在很多三甲医院都开了中西医结合门诊。

  • 早上8点: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,快速补充多巴胺。
  • 上午10点:喝中药汤剂(天麻10g+钩藤15g+白术12g),缓解药物导致的恶心。
  • 下午3点:针灸足三里、太冲穴,增强腿部力量。
  • 晚上睡前:中药泡手脚(伸筋草30g+威灵仙15g),改善夜间抽筋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中药起效通常需要2-3个月,切忌频繁换方,就像炖阿胶糕,急火猛攻只会烧焦锅底。


特别提醒:这4类人慎用中药

  1. 肠胃极差者:黄连、石膏等寒凉药可能引发腹泻。
  2. 高血压控制不佳者:天麻虽好,但过量可能影响血压。
  3. 正在服抗凝药者:当归、丹参可能增加出血风险。
  4. 过敏体质者:虫类药易引发皮疹,需从小剂量开始。

日常养护做好这7件事,比吃药还重要

  1. 练书法:握毛笔时手指用力,能锻炼精细动作。
  2. 打太极:杨氏太极的"云手"动作专克僵硬。
  3. 喝苹果芹菜汁:膳食纤维防便秘,比香蕉管用。
  4. 午睡不超过30分钟:避免昏沉感加重行动迟缓。
  5. 穿防滑鞋:很多跌倒发生在转身瞬间。
  6. 说话大声些:长期小声说话会加速咽喉肌肉萎缩。
  7. 记情绪日记:焦虑抑郁会加倍释放多巴胺消耗。

与其四处试药,不如好好生活

帕金森就像辆刹车失灵的老车,中药不是换新零件,而是给发动机加润滑剂,那些天天盯着药瓶的患者,往往错过更重要的事——张叔现在每天在公园教人打八段锦,他说:"手抖就抖吧,反正太极拳打得比年轻人好看!"

温馨提示:本文所述方剂需经专业医师辨证调整,切不可自行抓药,帕金森病程长达十几年,保持乐观心态比任何药物都珍贵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