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张,你家后山那片荒地要是种藁本,可比种玉米挣多了!"村里的技术员王站长拍着大腿跟我说,去年开春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着他学种藁本,没想到这一茬药材真让我尝到了甜头,今天咱就唠唠这棵"草洞子里的金疙瘩"到底咋种能挣钱。
为啥盯上藁本这行当?
前年跑药材市场时发现,亳州药商收藁本统货都要25块往上,好点的切片货能飙到40多,回来查资料才搞明白,这味专治风寒头痛的药材,主产区就那几处,全国年需求量上万吨,但野生资源越挖越少,咱豫西山区的气候土壤,正合它爱阴湿、耐寒的脾性,这不比种白菜强?
选地块就像给小孩找婆家
种藁本最金贵的是地,王站长教我个土法子:抓把土揉成团,落地就散的沙壤土最好,黏糊糊的黄泥巴可不行,我家东沟那三亩向阳坡地,夏天能有半天遮阴,底下还有股细泉淌着,正合它爱湿润又怕积水的毛病,特别提醒要避开种过芹菜、茴香的地块,这些伞形科亲戚容易招病害。
种子处理有门道
别小看这黑黢黢的籽儿,处理不好发芽率能降到三成以下,我试过用温水泡,结果烂了半碗种,现在改用三层纸巾催芽法:先把种子裹在湿润纸巾里,放在碗边见光不见阳的地方,每天喷点水,三天就露白尖,这时候拌上细沙撒播,出苗跟下韭菜似的齐整。
移栽时机要掐准表
谷雨前后那场透雨最金贵,去年我贪早,清明刚过就挪苗,结果遇上倒春寒,蔫了三分之一,后来改立夏后带土坨移栽,活络得多,行距要保持30公分,株距20公分,就跟插秧似的错落有致,记得根系要铺平,埋土只盖住根颈,露出芦头透气。
田间管理得像养娃
这草娇气着呢!苗期得搭两层遮阳网,早晚揭开见光,六月天热要勤浇水,但不能大水漫灌,垄沟里蓄着水渗就行,除草得趁晴天,连根拔起才不会伤根,最闹心的是红蜘蛛,我发现用苦楝油兑水喷,比化学药管用还不伤药效。
采收时节学问大
霜降后叶子发黄就能挖了,铁耙子得离根十公分外下家伙,别伤了主根上的须毛,抖土时要轻拿轻放,捆成小把挂檐下风干,急晒会出油,阴干又容易霉,我摸索着早上九点后搬出去,下午三点前收回来,翻腾三四天就成了。
卖货渠道要打通
头年我拉到镇上药铺,老板压价压得狠,后来加了药商微信群,直接对接安徽的饮片厂,价格翻了一番,电商也是个好路子,某宝药店搞活动时,我切好的斜片能卖到80多一斤,关键是要留样品,人家要看芦头有没有焦斑,片子是否菊花心。
成本账本算清楚
不算人工的话,每亩种子300,基肥500,遮阳网800,总共也就两千不到,按亩产干货300斤算,按今年行情保底6万收入,关键这活儿不耽误农时,春天栽上秋天收,正好接档冬小麦。
现在我家房梁上挂的藁本,已经从试种时的几百斤发展到去年三千斤出货量,隔壁村老李看我挣钱,今年也跟风种了五亩,不过王站长提醒我们,明年打算扩种的,现在就要联系收购商,这行也是"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"的买卖,最近我正琢磨建个小烘房,再把包装盒印上绿色食品标,这中草药种植的门道,还真是越钻越有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