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"咕噜"声特别明显,隔壁工位的小王捂着肚子直皱眉:"这破肠胃又闹脾气了,家里只剩诺氟沙星..."我赶紧递过去一包炒熟的山楂片:"试试这个,比抗生素温和多了。"要说对付拉肚子,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才真是宝藏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止泻界的"隐世高手"。
【黄连:苦口良药的急救先锋】 说起止泻中药,黄连绝对是当仁不让的C位选手,记得去年暑假去农家乐,同行的大哥贪嘴吃了半盆冰镇小龙虾,半夜厕所跑成马拉松,民宿老板娘不慌不忙揪了两片黄连,让他含着嚼碎,那场面简直表情包现场,不过半小时后真就止住了,后来才知道,黄连里的小檗碱就像肠道消毒剂,对细菌性腹泻特别管用,不过这货实在太苦,建议应急时含服,平时还是泡水喝更温柔。
【山药:健脾养胃的佛系选手】 我奶奶有个祖传秘方:把铁棍山药烤得焦香,碾成粉末冲水喝,去年公司年会后,部门里一片哀嚎,我揣着这罐"褐色粉末"救场,居然真给女同事压住了急性肠炎,中医说山药补脾像给堤坝打补丁,特别适合那种吃辣就泻、吹风就拉的虚寒体质,现在我家常年备着山药粉,早上撒在粥里,比什么益生菌都靠谱。
【车前草:田间地头的利尿将军】 上次去郊外踏青,队友小陈误食野莓闹肚子,山里哪有什么药店?幸亏当地村民指点,随手拔了几株车前草熬水,看着清冽的草绿色汤汁,我们还以为要经历"中草药酷刑",结果意外的好入口,原来这草不仅能利水渗湿,还能把肠道里的毒素打包带走,现在我家花盆特意种了盆观赏用的车前草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【石榴皮:被遗忘的天然收敛剂】 小时候看奶奶晒石榴皮总觉得浪费,现在才明白这是民间智慧,上个月闺蜜家3岁娃轮状病毒感染,上吐下泻整三天,医院开的蒙脱石散效果有限,还是她姥姥熬的石榴皮汤立了大功,不过要记住,新鲜石榴皮才有活性成分,晒干的效果要打折扣,现在我知道为什么老人总爱囤晒干的果皮了。
【白术:脾胃虚弱者的专属保镖】 公司财务大姐常年手脚冰凉,稍微受凉就腹泻,她保温杯里总泡着白术黄芪茶,据说这个搭配是中医院的独家配方,白术就像肠道的保暖内衣,特别适合那些不敢开空调、喝凉水必跑厕所的阳虚体质,现在我也跟着喝,发现配合艾灸效果更好,整个人都暖洋洋的。
说了这么多,关键要分清腹泻类型,如果是突发水泻、肛门灼热,黄连车前草最给力;要是长期便溏、消化不良,山药白术更适合,最怕有人拿错剧本,比如把温热的石榴皮给湿热腹泻的人用,那反而火上浇油,还有啊,别学电视剧里猛灌中药汤,急症缓解后要慢慢调养,就像修补渔网要一针一线来。
最后教个万能小技巧:腹泻初期用小米油(米汤上层那层浮油)拌红糖,既能补充电解质又能护胃气,如果拉到腿软头晕,千万别硬扛,该去医院就去医院,毕竟中药再好,也比不上现代医学的补液治疗专业,咱们要做的,是把这些老法子当成家庭药箱里的备用钥匙,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