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今天聊个有意思的中药材——麻黄根,这名字听着挺特别,其实它在中医圈子里可是个"老熟人",别看它名字里带"麻黄",实际上和麻黄完全是两码事,倒是和浮小麦、山茱萸这些止汗药材能凑个"止汗兄弟连"。
说起麻黄根的来历,得从《本草经集注》讲起,这味药最早是陶弘景老爷子记录下来的,说是"止汗最灵",您看古人多实在,不像现在有些保健品广告吹得天花乱坠,那时候的医家就发现,把这草根煎水喝,能让那些动不动就满头大汗的人清爽不少。
这麻黄根到底啥样?长相确实不起眼,弯弯曲曲的根须,表面糙糙的,像极了山里常见的野药,不过懂行的都知道,越是这种貌不惊人的药材,越有真本事,它主要生长在山坡林下,河南、陕西这些地道产区出产的品质最好,就像人参讲究长白山一样。
说到止汗原理,这里头学问可大了,中医讲"气虚不固"才会出汗多,麻黄根就像个忠诚的卫士,能把人体的"卫气"牢牢守住,现代研究也发现,它含有生物碱这类活性成分,能调节汗腺分泌,不过咱老百姓不用记这些化学成分,记住它能治自汗、盗汗、产后虚汗就行。
现在人用麻黄根可不止煎汤喝这么简单,前阵子我邻居张姐,更年期潮热盗汗特别严重,老中医给她开了个方子,麻黄根配着黄芪、当归炖乌鸡,吃了半个月,她说晚上终于能睡安稳觉了,这种药膳方子现在特别受欢迎,既治病又养生。
不过用这药材也有讲究,体质壮实、火气旺的人要慎用,好比给已经烧得旺的炉子再加炭,反而适得其反,孕妇更要避开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还有啊,别学电视剧里那样直接嚼药材,得经过炮制才行。
市面上麻黄根质量参差不齐,教大家个简单鉴别法:好药材断面发白,闻着有股淡淡的草香,要是发黑或有酸腐味,准是受潮发霉了,现在药店卖的多是切片晒干的,买的时候捏一捏,干燥的才新鲜。
最近我还发现个新用法,有美容院拿麻黄根煮水做熏蒸,说是能收敛毛孔,虽说效果见仁见智,但这思路倒是挺有意思,不过要我说,还是内服最实在,外治终究是辅助。
最后提醒一句,这药材虽好也别当饭吃,我见过有人听说止汗效果好,天天拿它泡茶喝,结果反而胸闷头晕,记住老祖宗的话:"中病即止",见效了就该停,过犹不及的道理在中药里最讲究。
这麻黄根从《本草纲目》走到今天,能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站稳脚跟,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功效,下次您要是出汗多到影响生活,不妨让中医把把脉,说不定这不起眼的小草根,真能解您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