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麻黄不好买,有没有替代的中药?"作为研究中草药十年的从业者,今天给大家盘点5种与麻黄功效相似的天然草药,这些植物在解表散寒、宣肺平喘方面都有独特优势,关键还不用四处求人开方子。
桂枝:温经通阳的厨房药材 上次去广西出差,发现当地老百姓炖肉必放桂皮,其实这晒干的桂树嫩枝就是中药里的桂枝,《伤寒论》里张仲景治风寒感冒的桂枝汤,主药就是它,这味药最妙在能顺着经络把寒气往外推,特别适合怕冷、手脚冰凉、吹风就打喷嚏的朋友。
去年邻居王叔受凉咳嗽,我让他去菜市场买两根带皮桂树枝,切碎煮水喝,结果三天就不咳了,关键是厨房调料店就能买到,比麻黄方便多了,不过要注意阴虚火旺的人喝了可能会上火,加点冰糖菊花就能平衡。
荆芥:药食两用的万能选手 在河南老家,端午节门前挂的"香草"就有荆芥,这紫苏味道的草药堪称中医界的万金油,风寒风热都能应付,记得非典那年,中医院门口排队领的预防汤里就有荆芥,它不像麻黄那么猛,老人小孩都能用,泡茶喝还能治皮肤瘙痒。
上个月闺蜜家宝宝着凉发烧,我用荆芥穗煮了点葱白水,加少量红糖,小家伙当饮料喝,第二天就退烧了,唯一要注意的是炒荆芥会失效,必须趁鲜用或晒干保存。
防风:草原上的祛风高手 内蒙古的牧民最懂防风的好,这种根茎粗大的草药,对付关节疼特别灵,我有次采风淋雨,浑身酸痛,当地大叔给了我块防风根煮羊肉汤,喝完发汗又不伤正气,比麻黄温和多了,现在药店买的防风都是切片好的,煮水时搭配几片生姜,对头痛项强效果立竿见影。
羌活:川藏高原的止痛专家 跑过川西的朋友都知道,高海拔地区药店最显眼的就是羌活,这味带着浓烈松节油味的草药,专治头颈肩背的寒湿疼痛,去年骑行川藏线,队友高反头疼,藏族向导摘了株羌活捣碎敷额头,半小时就缓解了,不过羌活性烈,适合短期应急,长期用建议配甘草调和。
细辛:东北山林的隐形冠军 在长白山采药时,老药农说细辛是"藏在树叶下的宝",这不起眼的草药却是治疗鼻炎的奇兵,碾成粉末塞纱布条往鼻孔一放,多年鼻塞当场通畅,但千万别过量,古语说"细辛不过钱",现在药房都限量出售,用来泡脚治老寒腿倒是安全有效,每周两次就行。
这些草药虽然好,但使用时要注意三点:第一必须辨证施治,风寒型病症才适用;第二孕妇和特殊体质要咨询医师;第三新鲜药材效果更佳,但需注意处理方式,现在正是秋冬换季,建议大家备点荆芥、桂枝在家,遇上风寒感冒随手煎服,比硬扛或乱吃药靠谱多了。
最后分享个保健小方:取防风5克、荆芥3克、生姜2片,沸水冲泡代茶饮,这个组合既能驱寒又不燥热,适合日常预防,记住万物皆有毒,对症才是良药,收藏备用的同时也要理性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