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熬夜赶稿子,脑子像灌了浆糊似的,老中医给我开了个方子,里面有一味药材叫远志,拿药时我随口问了句:"这名字挺特别,是治远大志向的药吗?"抓药的大爷乐了:"小姑娘,这可不是励志鸡汤,是真能给你脑袋开窍的宝贝!"
藏在古书里的"聪明药"
要说远志的来历,得从战国时期说起,当时宋国有个书生,总嫌自己记性差,听说终南山有种草能开智慧,背着干粮就去找,翻山越岭半个月,还真让他挖到株叶子细碎的草药,回家炖汤喝下后,原本背三天都记不住的《道德经》,居然两天就倒背如流,后来他中了进士,给这株草起名"远志",说是"助人立远志"的意思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里把远志列为上品,说它能"益智慧不忘,强筋骨耐寒暑"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写得更玄乎:"此草服之能益智强记,故有远志之称。"古代科举考生们视它为神器,有的直接含在嘴里提神,有的泡茶喝,据说能"过目成诵"。
长得像麻花的"文青草"
前年我去太行山采风,当地药农指着岩缝里一簇紫花小草:"这就是远志。"我凑近看,根茎像麻花似的拧着,表皮灰黄色带皱纹,折断后露出淡黄色的芯,药农说:"别看它丑,根条越长越弯的药效越好。"
这草在山野里低调得很,喜欢扎在石缝、路旁这种贫瘠地方,春天开细碎的蓝紫色小花,远看像谁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罐,民间叫它"小草""线茶",听着就像邻家小妹,谁能想到人家可是中药界的"学霸"。
专治现代人的"堵心事"
现在人压力大,失眠、健忘、焦虑成了家常便饭,远志就像个耐心的老中医,专治这些"堵心事"。
-
安神益智:白领小王跟我说,他连续加班一个月,每天靠咖啡续命,结果心慌气短睡不着,中医给他开了远志酸枣仁汤,喝一周后终于能踏实睡整觉,现代研究发现,远志含有皂苷类物质,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,改善记忆功能。
-
化痰止咳:老烟民张叔有晨起咳痰的毛病,用远志泡水当茶喝,半个月后痰少了,嗓子也清爽,这得益于它含有的远志皂苷,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。
-
抗抑郁:最新研究显示,远志提取物对抑郁症患者有辅助疗效,就像给生锈的心情抹点润滑油,让人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感知力。
厨房里的养生魔法
别以为远志只能煎药,它在厨房也能大显身手,去年我在浙江出差,房东阿姨教我做了道远志红枣粥:
- 远志10克泡软
- 红枣8颗掰开
- 粳米半碗 小火慢炖到米开花,出锅前撒把冰糖,连喝三天,原本昏沉沉的脑袋像被擦了玻璃,清明透亮。
还有个硬菜做法:远志15克炖猪心,猪心洗净焯水,加姜片、远志、枸杞炖两小时,喝汤吃肉,这道药膳特别适合备考的学生,既能补心气又不上火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- 新鲜远志有毒!必须晒干或烘干后才能用
- 体质偏热、容易上火的人要慎用
- 孕妇想用必须问过医生
- 别跟藜芦、杏仁同服,药性相冲
有次我看网上说远志能治失眠,就擅自加了量,结果半夜心跳得像打鼓,吓得赶紧去医院,老中医直摇头:"这是个慢性子药,讲究润物细无声,哪能操之过急?"
藏在诗经里的养生哲学
《诗经》里唱"焉得谖草,言树之背",这谖草就是远志,古人把它种在母亲住的北堂台阶下,希望母亲服用后减轻忧愁,这种"润物无声"的养生智慧,恰似远志本身的药性——不喧哗却持久,不猛烈却深沉。
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,我们或许更需要这份来自草木的智慧,不必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,像养护一株远志那样,给自己的心一点时间,让它慢慢舒展,终会在岁月里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,下次再看见药店角落里的远志,不妨带一点回家,煮壶安神茶,给快节奏的生活按下暂停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