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天气真是让人头疼,闷热得像蒸笼,早上起床总觉得嗓子眼糊着层痰,老中医说这是湿热缠身,得赶紧调理!今天就给大家整理10种接地气的清热祛湿中药,都是我跟着街坊阿姨们取经得来的土方子~
茯苓:厨房里的祛湿王 上次去菜市场买鲜茯苓,卖药材的大叔教我个妙招:把茯苓切成硬币厚的片,直接放粥里煮,上周连喝三天,原本沉重的小腿居然轻松了!这白白胖胖的家伙不仅能煮粥,还能做陈皮茯苓茶,记得要选断面粘牙的才是好货,药店那种切得薄如纸的反而效果差。
赤小豆:被误会的祛湿高手 别盯着红豆买了!真正祛湿的是细长的小红豆,我妈总把赤小豆泡发芽,加点冰糖煮水,有次我上火嘴角起泡,连喝两天居然消下去了,重点提醒:赤小豆要煮到破皮开花才有效,偷懒用高压锅反而损失药性。
薏米:炒一炒才能真祛湿 超市买的薏米千万别直接煮!邻居张婶教我要先炒黄,周末在家试了下,平底锅小火慢炒,闻到香味马上关火,这样处理过的薏米煮汤不会肚子痛,配上山药排骨煲,连我家挑食的娃都喝了两碗。
荷叶:藏在池塘里的清凉剂 公园遛弯捡了几片荷叶,晒干后撕成小块泡茶,刚开始觉得像喝草席水,没想到三天后后背的痘痘瘪下去不少,注意新鲜荷叶要选背面带绒毛的,晒干时记得垫纱布防潮。
木棉花:南方人的私藏秘籍 公司广东同事透露个小秘密:每年春天捡木棉花晒干,用来煲汤特别清甜,上周末在小区绿化带捡了半袋,和陈皮一起煮水,那股淡淡的花香竟然能缓解鼻塞,不过城市绿化用的木棉可能打过药,最好去郊外找自然的。
白茅根:野地里的天然凉茶 清明回乡下挖野菜时,表姐指着路边白色绒毛的花说这就是白茅根,拔几根回家洗净煮水,加点蜂蜜冰镇,比饮料柜那些糖水健康多了,唯一麻烦的是清洗时要搓掉根须上的泥,建议戴手套防割手。
淡竹叶:熬夜党的续命神器 自从发现药店有卖淡竹叶,再也不怕加班上火了,抓一把和绿茶同泡,刚开始觉得像在喝青草汁,习惯后越喝越上瘾,特别适合吃完火锅后来一杯,喉咙瞬间清爽,注意别买成"淡竹叶"饮料,那都是添加剂!
马齿苋:路边野草变祛湿宝 社区王医生推荐了个偏方:夏天采马齿苋焯水拌糖醋,既能祛湿又补钾,我自己试了,焯水后加蒜末生抽凉拌,酸脆爽口特别开胃,但要认准叶片肥厚呈齿轮状的,长得瘦长的可能是杂草。
玉米须:煮妇们的零成本法宝 每天倒掉的玉米须都是宝!现在我都用它煮水,淡淡的甜味很像大麦茶,有次感冒鼻塞,连续喝两天居然通气了,收集时记得留最里面的浅黄色须,发黑的说明玉米不新鲜该扔了。
冬瓜皮:厨房垃圾大改造 自从学会留冬瓜皮,连削皮器都省了,把绿皮刮下来晒干,冬天拿来炖汤特别鲜,试过和鲫鱼一起煮,汤白如牛奶还不腥,关键是要买本地小冬瓜,大棚种植的表皮蜡质太多不好处理。
最后划重点:祛湿别光靠吃药,这几个生活习惯更重要!
- 阴雨天别穿露脚脖的鞋,湿气最爱从脚踝钻进来
- 洗完头务必吹干再出门,否则等于顶着水罐子
- 中午少吃凉拌菜,冷饮更要控制在10点前喝完
- 每周晒一次被子,阳光是最好的天然除湿机
前几天照着这些方子调理,体重莫名轻了3斤,估计排掉了不少水毒,大家如果试出什么新搭配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!记得收藏这篇,下次梅雨季节就不怕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