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很多小伙伴留言说总感觉浑身发冷、手脚冰凉,还有人一变天就关节疼,其实这些都是寒气入体的表现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帮我们驱寒保暖的中药"小太阳",学会这几招,再也不怕寒气缠身~
厨房里的祛寒高手——生姜
说起驱寒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姜茶,生姜性温味辣,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,特别适合对付受凉引起的风寒感冒,记得小时候淋雨回家,奶奶总会煮碗红糖姜水,喝下去从头暖到脚,不过要提醒大家,生姜适合寒症初期,如果喉咙肿痛、鼻涕发黄,可能就是风热感冒了,这时候喝姜汤反而容易上火。
关节冷痛克星——桂枝
办公室久坐的姐妹有没有这种体验?空调房里待久了肩膀僵得像冰块,这时候可以用桂枝泡脚,5克桂枝加几片老姜,煮开后焖5分钟,睡前泡20分钟,连续三天就能明显感觉肩颈松快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用,免得晚上睡不着觉。
千年祛风良方——羌活
老辈人常说"羌活上通头顶,下抵足心",可见其药力之猛,这个药特别适合顽固性头痛、腰腿痛,我记得邻居王叔每次腰痛复发,就用羌活炖羊肉,再加点当归,连吃三天准好,不过这味药味道冲,建议做成药包外敷,或者搭配其他药材中和药性。
天然止痛片——防风
换季时很多人会偏头痛,这时防风就派上用场了,拿10克防风煮水,加点蜂蜜当茶饮,不仅能缓解头痛,还能预防感冒,有意思的是,防风还能外用,皮肤被冷风吹得发红发痒,用防风煮的水擦洗特别管用。
鼻炎救星——白芷
一到冬天就鼻塞流涕的朋友看过来!白芷被称为"鼻腔清洁工",5克白芷配3片生姜,开水冲泡当茶喝,每天两次,坚持一周能有效缓解慢性鼻炎,不过孕妇要慎用,这味药有活血作用,孕期使用需遵医嘱。
急救退烧药——麻黄
突然发烧又怕冷得直打哆嗦?这时候需要麻黄紧急救场,不过这个药劲比较大,建议大家买现成的中成药,比如麻黄汤颗粒,需要注意的是,高血压患者千万别碰麻黄,它会让血压飙升,非常危险。
月子病调理师——紫苏
产后受寒简直是女人的噩梦,这时候紫苏就是救星,用紫苏叶煮鸡蛋,连汤带蛋一起吃,既能发汗驱寒又不伤元气,平时着凉肚子痛,抓一把紫苏梗煮水,加点陈皮,喝下去立马舒服。
风湿骨痛克星——细辛
家里长辈总说"细辛不过钱",意思是这味药用量要严格控制,但它确实是治疗老寒腿的利器,3克细辛配10克附子,煎水熏洗关节,坚持两周能明显改善疼痛,不过千万记住,这药只能外用,内服必须遵医嘱。
过敏性鼻炎专攻——苍耳子
春秋季节花粉过敏的朋友可以试试苍耳子,把苍耳子炒焦捣碎,每天早晚用棉签蘸香油捈鼻孔,连续三天就能缓解喷嚏连连的症状,不过这个办法有点呛鼻子,操作时要屏住呼吸。
女性暖宫法宝——川芎
很多姑娘经期腹痛都是宫寒惹的祸,这时候川芎粉调红糖水特别管用,取5克川芎粉,加两勺红糖,用热水冲开,经期前三天开始喝,能温暖整个小腹,不过月经量多的朋友要避开经期服用,以免加重出血。
使用小贴士:
- 多数祛风散寒药都偏温燥,服用期间要多喝水,防止上火
- 熬药时间别太长,煮沸后15-20分钟最佳,久煮反而破坏药效
- 搭配食疗效果加倍,比如生姜红枣粥、桂枝桂圆茶都是经典组合
- 特殊人群(孕妇/慢性病患者)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中医师
最后提醒大家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祛寒药只适合真正的寒症,如果出现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,就要立即停用,平时注意保暖,适当运动,才是从根本上抵御寒气的好方法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