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性贫血别慌!老中医推荐的5个经典药方,补血益气不伤身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营养性贫血该咋办,尤其是很多姐妹说自己手脚冰凉、头晕眼花,去医院检查说是缺铁或者维生素B12不足,其实啊,咱们老祖宗对付“血虚”早有一套,今天我就带大伙儿扒一扒那些流传千年的中药方子,温和滋补不伤胃,关键还便宜!

营养性贫血到底是咋回事?

说白了,就是身体里造血的原料不够了,可能是挑食导致的缺铁(比如女生天天吃沙拉不吃肉),也可能是肠胃吸收差(比如经常拉肚子的人),或者是怀孕、哺乳期间营养需求大但没补够,西医叫“营养性贫血”,中医看来多是“气血两虚”,得边补料边调脾胃。

我邻居王姐就是典型例子,去年总说累得爬三楼都喘,脸色白得像纸,去医院一查血红蛋白才90(正常得120以上),医生让吃铁剂,她吃了胃疼得受不了,后来找我们这老中医开了方子,喝了两个月明显精神了,现在天天在广场舞队里蹦跶得欢实。

中药补血为啥比西药温和?

铁剂这类西药就像直接往池子里倒水,见效快但容易呛着(刺激胃),中药更像是细雨润土,一边给原料(比如红枣、黑芝麻含铁),一边帮你吸收(比如党参、白术健脾胃),还能顺带把“漏水的池子”缝上(调理慢性出血、腹泻等问题)。

中药也得对症,如果是缺铁为主的,得侧重“红颜色食材”;如果是叶酸、B12缺乏(常见素食者或肠胃不好的人),就得加些动物药材或者搭配食疗。


5个经典药方,收藏备用!

四物汤——千年补血祖方

配方:熟地15g、当归10g、白芍10g、川芎6g
做法:肉多的话加骨头炖汤,素食者用清水煎,一周喝3次。
适合谁:月经量多、产后血虚、蹲下起身眼前发黑的人。
注意:感冒发烧时别喝,熟地有点腻,配陈皮或砂仁能缓解。

当归补血汤——元气快充

配方:黄芪30g、当归6g(比例5:1是关键!)
做法:煮水当茶喝,黄芪补气推动血液生成,当归直接补血。
适合谁:劳累过度、面色蜡黄、稍微动就出汗的人。
案例:快递小哥长期熬夜送货,喝两周后说“爬楼梯腿不沉了”。

归脾汤——心脾两虚救星

配方:党参15g、茯苓10g、酸枣仁10g、龙眼肉10g、甘草3g
做法:煲鸡汤或瘦肉汤,特别适合思虑过度、失眠多梦的人。
适合谁:压力大导致的贫血,伴随心慌、记性差。

八珍汤——气血双补王炸组合

配方:四物汤+四君子汤(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+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)
做法:早晚各一次,冬天可加生姜三片。
适合谁:术后恢复、长期节食减肥导致气血两亏的人。

阿胶鸡蛋汤——懒人福音

配方:东阿阿胶9g(敲碎)、鸡蛋2个、红糖适量
做法:阿胶隔水蒸化,打鸡蛋搅匀,出锅前撒红糖。
适合谁:怕中药苦的年轻人,阴虚燥咳(比如总熬夜喉咙干)尤其管用。


吃药不如会吃!日常食补清单

  • 红榜食材:猪肝(每周吃2次,别过量!)、菠菜(焯水去草酸)、紫米、黑木耳、莲藕。
  • 黑榜禁忌:浓茶(鞣酸影响铁吸收)、柿子(鞣酸大户)、生冷食物(伤脾胃)。
  • 隐藏CP:维C促吸收(橙子、青椒),胃酸不足吃点醋泡姜。

特别提醒

  1. 先辨体质:舌苔厚腻、爱长痘的湿热体质,贸然进补可能上火,先祛湿再补血。
  2. 别自己瞎抓药:剂量不对可能便秘或拉肚子,建议找中医师把脉调方。
  3. 耐心很重要:中药不像西药两周见效,一般得喝1-3个月,搭配体检看指标变化。

最后唠叨一句:营养性贫血大多是生活方式病,别光靠吃药!按时吃饭、少熬夜、适度运动,比啥补药都强,要是试了这些方子还没改善,赶紧去医院查查有没有其他毛病,别拖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