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必看!这7种带子的中药,功效惊人却常被忽略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"吃啥补啥",去菜市场转悠才发现,很多养生食材根本不在荤腥区,而是藏在中药店的抽屉里,尤其是那些带"子"的中药,个个都是千年食养智慧的结晶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种子选手",它们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密码本。

枸杞子:熬夜党的续命仙丹 要说最熟悉的中药籽,枸杞绝对排前三,但很多人不知道,真正会吃枸杞的人都有个诀窍——直接嚼着吃,试过的朋友都知道,干嚼枸杞有种独特的甘甜味,这可是它未经高温破坏的天然糖分,每天下午三四点嘴馋时,抓一小把当零食,比吃薯片健康多了。

不过市面上的枸杞五花八门,记住三个挑选秘诀:颗粒饱满的优先选宁夏产;颜色太鲜艳的可能熏过硫磺;摸起来发粘的说明含糖量过高,我习惯买回家后剪开几粒,如果里面籽多且饱满,才是好枸杞的标志。

莲子:失眠人士的安眠药 都说"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",但这届年轻人的通病是"睡得着吗?",这时候就得请出莲子这位"睡美人"了,记得第一次喝冰糖银耳莲子羹是在外婆家,那绵糯的口感至今难忘,其实莲子心才是精华所在,虽然苦得像苦瓜,却是清心火的利器。

现在超市卖的去芯莲子居多,建议特意买带芯的,早上煮粥时放十来颗,煮到开花的程度,整锅粥都会带着淡淡的莲香,不过要注意,腹胀消化差的朋友别贪嘴,毕竟莲子淀粉含量不低,当主食吃才合适。

杏仁:咳嗽星人的润肺神器 每次感冒后期喉咙发痒,我妈就会掏出个铁罐,里面装着自家晾的南杏仁,别看它长得像缩小版桃子,止咳平喘的效果真不是盖的,不过要分清楚甜杏仁和苦杏仁,前者能当零食,后者含有氰苷必须加工才能吃。

最近发现个新吃法:把杏仁磨成粉,加蜂蜜调成糊状,早晚舀一勺,坚持半个月,连空调房里干燥的鼻腔都舒服多了,但要提醒的是,整颗杏仁别给小孩吃,容易呛气管,打粉冲饮最安全。

决明子:电脑族的明目茶 自从公司换了LED灯,眼睛天天像进了沙子,同事推荐了个土方子:抓一把马蹄决明煮水喝,刚开始觉得像在喝草根汁,习惯了反而上瘾,现在办公桌上常年备着决明子茶包,盯着屏幕累了就抿一口,那种微微的青草香特别提神。

不过这玩意儿性寒,女生经期最好停喝,我学聪明了,会加点红枣中和,既能护眼又不伤胃,对了,泡过的决明子别浪费,放在微波炉里转两分钟就是现成的热敷包,缓解眼疲劳效果一流。

菟丝子:中年男的隐秘宝藏 这个中药名听起来像武侠小说里的毒药,其实是补肾良品,我爸开始用菟丝子泡酒那年,我还以为是普通的药酒,直到某天发现他偷偷往保温杯里塞东西,一问才知道是用菟丝子、枸杞、黄芪泡的"元气茶"。

现在我也学聪明了,用破壁机把这三样打成粉,每天早晨混在酸奶里吃,不得不说,这种吃法比泡酒方便多了,至少不用担心酒精过量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慎用,补过头容易上火长痘。

栀子:黄脸婆的美白秘方 作为地道的南方人,对栀子花再熟悉不过,但知道它能入药还是去年的事,闺蜜晒的中药面膜里就有炒栀子粉,查资料发现,这味药不仅能清热泻火,还能对付顽固性黄疸,不过我们普通人用来做外用敷料更合适。

最近试了个美白偏方:用栀子粉混合牛奶调成糊,睡前敷在暗沉部位,刚开始担心染色,结果洗掉后皮肤透亮得像剥壳鸡蛋,不过敏感肌要先做测试,而且每周最多用两次,毕竟过度清洁反而会损伤角质层。

五味子:应酬多的救肝侠 第一次见五味子觉得它像个迷你西瓜,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,老中医说这是保肝圣品,特别适合经常喝酒应酬的人,现在我包里常备着五味子胶囊,饭局前吃两粒,第二天起床果然没那么头晕。

不过这玩意不能当糖豆吃,每天摄入量要控制在5-10克,我摸索出个好方法:用它泡蜂蜜水,加冰块做成冷饮,夏天消暑又护肝,但切记别用金属杯泡,会影响药效释放。

这些带"子"的中药看似普通,实则藏着大智慧,不过要提醒大家,再好的补品也要对症食用,就像我家楼下王大爷,听说枸杞补肾,结果每天当饭吃,最后闹得消化不良,所以说,养生如理财,适度才是硬道理,下次去药店抓药时,不妨多留意这些不起眼的"小家伙",说不定能有意外惊喜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