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经脉中药归经歌诀,老中医都在用的速记口诀,一学就会!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朋友说学中医难,尤其是中药归经像背天书,其实当年我拜师学艺时,师父教了一套"十二经脉中药归经歌诀",配合临床案例讲解,三天就记牢了,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让中药小白秒变"经络通"的秘诀,文末附完整歌诀,建议收藏!

中药归经到底是啥?吃瓜群众也能懂!

很多新手朋友一听到"归经"就头大,其实说白了就是药物的"快递路径",比如黄连专治心火旺,就像给心脏订制的灭火器;麻黄发汗解表,专门走肺经的"高速公路",记住这个口诀:"归经不是玄学,是药物的专属导航"

举个栗子:上次邻居家小孩积食发烧,舌苔厚黄,我抓了点焦山楂,特别强调用炒麦芽,为啥?因为消食药主要走脾胃经,炒制后药性往上走,正好对付积食引起的胃火,这就像给脾胃系统派了专项清洁队。

十二经脉对应歌诀,老祖宗的智慧真香!

师父说这歌诀是古人用血泪总结的,每个字都值千金,咱们拆开看:

手太阴肺经歌
"桔梗杏仁疗咽痛,薄荷贝母咳喘停"
(上个月我咳嗽半个月,含片薄荷糖居然真的好使!)

足阳明胃经歌
"白芷石膏牙痛宝,山楂麦芽胀气消"
(上次吃撑了煮山楂水,那酸爽简直肠胃按摩师)

足厥阴肝经歌
"柴胡香附疏肝郁,菊花决明护眼睛"
(办公室摸鱼必备枸杞菊花茶,懂的都懂)

完整版歌诀太长,我整理成表格放在文末,建议大家边唱边记,比刷短视频有意思多了!

这些用药误区,90%新手都中招!

  1. 见火就清热:很多人长痘就喝金银花,结果越喝越虚,其实上焦火分虚实,得像交警查违章一样先辨病因
  2. 头痛医脚:后脑勺疼可能是膀胱经堵了,偏头痛可能是胆经作祟,别光盯着脑袋治
  3. 盲目追风:看网上说蒲公英好,天天泡水喝,结果脾胃虚寒的人喝出拉肚子,这叫"寒号鸟学企鹅游泳"

实战教学:如何用歌诀看病?

上周门诊来了个外卖小哥,主诉膝盖冷痛,我一看舌淡苔白,马上想到足少阴肾经,歌诀里说"独活牛膝引药下行",果断开了:

  • 杜仲15g(补肾强筋骨)
  • 牛膝10g(引药到膝盖)
  • 加生姜3片(驱寒)
    三天后他回来说能骑车送餐了,这就是精准打击病灶的效果!

现代人怎么用好归经理论?

现在人毛病都带"科技感":

  • 手机族颈椎痛:桂枝+葛根(走膀胱经,缓解项背强痛)
  • 熬夜脸冒油:生地+丹皮(入肝肾经,灭虚火)
  • 奶茶喝多了腹胀:陈皮+茯苓(理气健脾,专治痰湿)

特别提醒:别当中医是自助餐!去年有个姑娘自己配"美容茶",把红花当归当奶茶喝,结果喝出月经不调,咱们的歌诀是指南针,不是免责通行证!

附:十二经脉中药归经速记歌诀

(建议打印贴墙上,每天早晚各背一遍)

手太阴肺经:桔梗杏仁疗咽痛,薄荷贝母咳喘停  
手阳明大肠:大黄芒硝通腑实,升麻荆芥外感灵  
足阳明胃经:白芷石膏牙痛宝,山楂麦芽胀气消  
足太阴脾经:茯苓白术健脾胃,苍术厚朴湿浊清  
手少阴心经:黄连栀子安心神,丹参菖蒲悸动平  
手太阳小肠:木通瞿麦淋证妙,小茴乌药寒疝宁  
足太阳膀胱:羌活防风感冒克,滑石车前利尿灵  
足少阴肾经:肉桂附子温肾阳,知母黄柏虚火清  
手厥阴心包:丹参郁金护心脉,枳壳檀香气滞行  
手少阳三焦:柴胡香附疏肝郁,滑石韦蓄淋证平  
足少阳胆经:龙胆青蒿清胆热,柴胡黄芩半表功  
足厥阴肝经:白芍木瓜筋挛缓,菊花决明目赤明  

最后唠叨一句:歌诀是钥匙,临床是门锁,建议边背边对照《中药学》教材,遇到不懂的多问老中医,记住咱们学中医不是为了显摆,是为了让祖宗的智慧真正惠及千万家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