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家后山的岩缝里,总能看到一种藤蔓植物攀附着石头往上窜,老辈人叫它"五爪龙",说是跌打损伤时嚼几片叶子就能止痛,前些年我在药材市场看到标着"五爪龙"的草药,摊主神秘兮兮地说这是"骨科圣药",泡酒喝能治风湿骨痛,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查资料才发现这不起眼的藤蔓竟是中医里的"五爪金龙",学名乌蔹莓,从根茎到果实都能入药。
五爪龙的"龙威"密码
五爪龙最显眼的就是它的卷须,像龙爪一样紧紧抓住岩石,老中医说这藤蔓的"抓力"暗合中药"通经活络"的原理,我特意问过县中医院的老药师,他说五爪龙性味酸苦微寒,归肝经胆经,就像给淤堵的河道清淤泥,特别是藤茎上的"五爪"结构,在中药炮制时要保留完整,因为这是药效最强的部位。
村里八十岁的刘爷爷就靠它缓解腿疼,去年秋收时他不慎摔伤膝盖,肿得像个馒头,采了半筐五爪龙捣烂敷在患处,三天就消了大半,他说这草药特别的地方在于"外敷消肿快,内服去湿毒",像他这种老寒腿,每月喝两次五爪龙炖猪蹄汤,冬天能少受不少罪。
三大病症的"克星"
在民间偏方里,五爪龙主要对付三种"顽固分子",第一种是风湿骨痛,尤其适合山区常见的寒湿型关节痛,隔壁村王叔的类风湿就是用五爪龙配黄芪煎水洗关节,坚持半年后能下地干活了,第二种是跌打损伤,新鲜藤叶捣碎外敷能快速止血化瘀,我们镇卫生院的中医科还专门有这个验方,第三种是湿热黄疸,五爪龙煮水当茶喝,配合溪黄草,对长期饮酒导致的肝郁黄疸有奇效。
不过要特别注意,五爪龙虽好却不是万能药,孕妇绝对不能碰,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,去年邻村张婶用鲜藤煮水治感冒,结果腹泻三天,就是因为她本身脾胃虚弱,寒性药力太猛伤了肠胃。
识药采药的门道
真正懂行的老药农都知道,五爪龙要选三年以上的老藤,清明前后是最佳采收期,这时候藤茎泛青带紫,药效最强,采回来要趁新鲜切段晒干,若是遇到雨天没晒透,药效会大打折扣,我跟着堂叔采药时学了个窍门:折断藤茎时流出的汁液越黏稠,说明有效成分越高。
现在市面上五爪龙价格差异很大,药店里卖到80块一斤的"精品",其实和山里现采的药效相差无几,关键是要学会辨别:正宗的五爪龙藤茎表面有细密白毛,断面呈现五角星状的维管束,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青草香,要是有酸腐味或者颜色发黑,肯定是陈年旧货。
家常妙用小偏方
在咱们山区,五爪龙的用法花样百出,最常见的是泡药酒:50度白酒加五爪龙段,再丢几颗枸杞,泡足两个月,每天喝一小盅,对久坐办公室的腰肌劳损特别管用,我妈还喜欢用它煮鸡蛋,藤茎煮裂后加入带壳鸡蛋再炖半小时,据说能调理月经不调。
最绝的是堂姐治小儿疳积的土方子:五爪龙嫩叶捣汁兑蜂蜜,小孩子当饮料喝两天就开胃,不过现在年轻人更爱用新潮法子,有人把晒干的五爪龙磨粉装胶囊,出差带着方便;还有人拿它代替茶叶泡水,说是比凉茶更去火。
这些年看着家乡漫山遍野的五爪龙,突然觉得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真了不起,这看似普通的藤蔓,既能当菜吃又能入药,关键时候还能省下不少买药钱,不过再好的草药也要对症,就像老中医常说的:"龙有逆鳞,药有偏性",用对了是宝,用错了反伤身,下次进山采药,记得先问问老把式,毕竟山里的"五爪龙"认得熟面孔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