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那一头黑亮的头发咋保养的?"其实我哪有什么秘密,不过是外婆传下的土方子——每隔半个月炖次何首乌鸡汤,要说这味藏在《本草纲目》里的宝贝,可藏着太多让人惊艳的本事了...
从路边野草到宫廷贡品
在南方山沟里长大的孩子,谁没在山坡上见过缠绕着藤蔓的何首乌?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采药,他总说这种开着白花、根块像人形的植物最补身子,相传古代有个姓何的老头,常年吃这种块根活到130岁还头发乌黑,这才有了"何首乌"的名字。
这玩意儿可是实打实的"草根逆袭"典范,从前山民当野菜吃的块根,后来成了李时珍笔下的"养血益肝、固精益肾"圣品,连乾隆皇帝都拿它当长寿秘方,现在去中药店瞅瞅,炮制过的何首乌切片价格比人参还金贵呢!
藏在地下的"乌发素工厂"
别看何首乌长得不起眼,切开断面就能看见墨玉般的纹路,老中医教我个诀窍:真正的野生何首乌断面会有云锦花纹,就像大理石纹理似的,这可不单是好看,里面藏着的大黄酚、卵磷脂才是真正的护发功臣。
我表姑五十多了还满头青丝,秘诀就是每天嚼两片九蒸九晒的制首乌,这经过黑豆汁反复蒸晒的黑色精灵,能把那些因血虚导致的白发慢慢"染"回来,不过可别学我同事直接啃生首乌,那东西含有蒽醌类物质,吃多了肚子准闹腾。
厨房里的养生魔法
要说最家常的吃法,还得数我妈的拿手菜——首乌红枣蛋,把制首乌磨成粉,混着红枣泥裹住土鸡蛋,上锅蒸熟,每周吃两次,坚持半年,指甲上的月牙都会变多,上次公司体检,我们部门就数我的肝指标最好,估计和这个偏方脱不了干系。
广东人更会享受,拿制首乌炖老母鸡,配着枸杞当归,汤喝起来带点微苦回甘,去年去看丈母娘,她居然在汤里加了米酒,说是能让首乌的有效成分更好吸收,果然,喝完整个人暖洋洋的,第二天脸色都透着红润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别看何首乌好,乱吃容易出问题,邻居王叔听说生首乌能降血脂,天天泡水喝,结果拉肚子拉到住院,其实生首乌和制首乌完全是两码事,生的偏寒性,适合便秘上火的人;制的经过炮制才温补,适合调理肝肾。
还有个冷知识:何首乌不能和葱蒜一起吃,上个月我老公炒了首乌腰花,加了大把葱花,结果半夜两人都胃疼,现在我家厨房贴着便利贴,写着"首乌烹饪三不原则":不熬夜时不吃、不搭配辛辣、不长期连续服用。
实验室里的新发现
前阵子看央视报道,科学家在何首乌里发现了"青春密码"——一种能激活端粒酶的物质,这听起来很玄乎,其实就是它能延缓细胞衰老,难怪古装剧里的道士都爱炼首乌丹,虽然夸张了点,但确实有道理。
不过也别指望靠它返老还童,我咨询过省中医院的教授,人家说何首乌最适合三类人:长期熬夜的上班族、产后脱发的宝妈、更年期潮热的阿姨,像我这种经常加班的文案狗,保温杯里泡点首乌枸杞,确实感觉掉发少了。
辨别真假的小窍门
市场上充斥着染色假首乌,教大家三个鉴别绝招:①真首乌断面有放射性纹理,假货通常是实心黑色;②拿铜器刮擦会留下棕红色痕迹;③放嘴里尝有微微发麻的感觉,上次在景区买的"野生首乌",泡水后汤色浑浊,十有八九是红薯染的黑。
保存时也有讲究,最好用陶罐装,放在阴凉通风处,我奶奶以前会把首乌埋在稻谷缸里,说是这样能吸湿防虫,现在我都分成小包冻冰箱,随取随用特别方便。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,上周整理书房翻出外婆的中药箱,铁盒底层还压着几块陈年首乌,表面已经泛起油亮的光泽,据说这种陈年老货药效最佳,改天炖汤试试,说不定真能沾点仙气,让我这常年对着电脑的枯黄脸重新焕发光彩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