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带沫子,这到底是咋回事?""孩子总拉带泡沫的便便,该咋整?"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"拉沫子"问题,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大有讲究,搞懂了调理起来特别简单。
"拉沫子"到底是身体在报警?
上个月隔壁王婶家闺女结婚,婚宴上凉菜热菜混着吃,结果第二天就跑我诊所来了。"大夫您看我这拉的便便全是沫子,还肚子咕噜响",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,多是脾胃受寒闹的,就像煮开水时底下冒泡泡,肚子里寒气太重,消化食物时就会产气,把便便顶出泡沫。
老张头年轻时跑运输,常年吃冷饭喝凉水,现在六十多了还是三天两头拉沫子,去年他来找我调理,我一看舌苔白腻,脉象沉迟,典型的寒湿困脾,这种时候光止泻可不行,得把脾胃里的"寒冰"化开才行。
老中医的三件套调理法
-
暖胃驱寒汤方 给王婶开的方子里有四味药:党参15克、干姜8克、炒白术10克、炙甘草6克,这几位药就像给胃穿了件棉袄,特别适合吃完冷饮就拉肚子的人群,有个小窍门,生姜切片含嘴里慢慢嚼,对付突发性拉沫子特别管用。
-
食补比药补更贴心 早上煮粥时加一把炒薏仁,既能祛湿又不伤胃,记得要炒到微微发黄,生薏仁性寒反而加重症状,邻居刘姐天天喝这个粥,半个月就把多年晨起拉沫子的毛病调好了。
-
穴位按摩最应急 上次在公园见吴大爷捂着肚子难受,我赶紧给他按足三里,这个穴位是脾胃的开关,顺时针揉3分钟,立马就能缓解肠鸣,配上天枢穴(肚脐旁两寸),就像给肠道做了个热敷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
前阵子有个小伙子,拉沫子半个月了还硬扛着不吃中药,结果从急性拖成慢性,现在稍微吃点油条就发作,这里提醒各位:出现以下情况赶紧就医——大便带血、持续发烧、每天超过5次水样便。
还有个常见误区:狂吃益生菌,去年超市促销时,陈姨买了二十盒酸奶天天喝,结果越喝越拉,其实寒性体质的人过量补充益生菌,反而会打破肠道平衡。
预防才是硬道理
教大家个代代相传的法子:立秋那天用艾叶煮水泡脚,连泡三天,整个冬天肠胃都暖暖的,平时可以缝个茴香布袋,看电视时敷在肚脐上,茴香的辛温之气能慢慢渗透进腹部。
最后说个真事,菜市场卖肉的赵师傅,有年夏天贪凉睡地板,落下拉沫子的毛病,后来每天用花椒水泡脚,坚持一个月居然断根了,所以说啊,调理这事儿真得有耐心,但找对方法也不难。
要是您也有这烦恼,不妨试试这些老法子,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具体用药还得找专业中医师把脉,记住咱们的老祖宗说的:脾胃暖三分,病痛少七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