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明明浑身不舒服,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毛病"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看透了这些亚健康状态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中医怎么对症下药调理身体。
反复感冒别硬扛,扶正祛邪有讲究 很多上班族经常感冒,刚好两天又着凉,这在中医里叫"卫气不固",记得去年邻居王姐总带着厚围巾上班,问起来才知道她每天用黄芪煮水当茶喝,这招真管用,现在她办公室常备着保温杯,里面泡着黄芪+红枣+枸杞,说是喝了半年连痛经都好多了。
晚上睡不着?可能是肝血不足 熬夜党注意了!中医认为凌晨1-3点醒是肝火旺,我同事小李以前总半夜刷手机,后来脸上冒痘还月经不调,老中医让她睡前搓太冲穴(脚背最高点),再喝玫瑰花枸杞茶,坚持一个月,现在她说躺下半小时就能睡着,痘痘也消了不少。
湿气重不是小事,健脾祛湿有良方 看舌苔发白、大便黏马桶就知道湿气找上门了,我们办公室大姐有个土方子:炒薏米泡水喝,她每天抓一把炒过的薏米,开水焖泡当茶饮,特别提醒一定要炒到微黄,生薏米性寒反而伤脾,还有个偷懒办法,洗澡时用艾草泡脚,每周三次,驱寒除湿效果杠杠的。
慢性咽炎老不好,润肺止咳有门道 老师、销售这些费嗓子的职业,可以试试罗汉果雪梨汤,把罗汉果掰碎加冰糖炖雪梨,每天喝两次,我表姐是小学班主任,坚持喝了两个月,现在上课再也不用中途停下来清嗓子了,不过要记住,罗汉果性凉,体质虚寒的人要搭配陈皮中和。
胃胀反酸别乱吃药,调理脾胃才是关键 现代人十胃九病,但别急着吃西药,中医对付消化不良有妙招:饭后半小时揉腹,左手掌心贴肚脐,顺时针打圈按摩,力度像按海绵蛋糕似的,再配合山楂麦芽茶,炒过的山楂配生麦芽煮水,特别适合吃完火锅腹胀的时候喝。
手脚冰凉有救星,温阳散寒这样做 怕冷的姑娘们注意了,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,可以试试当归生姜羊肉汤,当归和生姜先炖出味道,再加羊肉片煮五分钟,特别提醒:春天少吃,冬天每周吃一次最好,还有个应急办法,办公桌下放个热水袋,没事就踩着,比暖宝宝更养生。
皮肤差不只是脸问题,内调外养双管齐下 长痘、暗沉别光买护肤品,中医看来,额头长痘是心火旺,下巴长痘跟肾有关,我闺蜜天天喝蒲公英茶,没想到不仅痘痘少了,连口腔溃疡都不犯了,还有个意外发现:用绿茶粉混蜂蜜敷脸,比昂贵面膜更管用,特别是对电脑脸的辐射斑。
肩颈酸痛别硬忍,疏通经络最要紧 久坐族必备两个动作:一是双手抱头做"米字操",二是用擀面杖滚背部,我们办公室都备着迷你刮痧板,午休时沿着膀胱经刮几下,立马神清气爽,再教个绝招:风池穴(后脖梗凹陷处)拔罐,一周一次,比按摩店便宜还见效。
容易疲劳没精神,补气养血要坚持 总觉得累、说话有气无力?这可能是气虚,推荐个懒人补气法:每天早上嚼5颗红枣,必须细嚼慢咽,我试过,刚开始觉得麻烦,后来养成习惯,爬楼梯都不喘了,另一个秘方是用西洋参片泡水,特别适合加班熬夜后喝。
情绪低落心烦意乱,疏肝解郁有妙方 压力大的时候试试玫瑰菊花茶,各抓一小撮沸水冲泡,重点要趁热闻香气,深呼吸几次特别解郁,还有个应急穴位:捋捋腋窝下的极泉穴,用手指尖轻轻弹拨,瞬间感觉胸口不闷了,记得两边交替做,每边36下。
最后提醒大家,中医调理贵在坚持,不要指望喝两天茶就百病全消,就像熬中药要文火慢炖,养生也得日积月累,如果出现严重症状,还是要及时看医生,平时多观察自己舌头颜色、排便情况,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,记住老祖宗的话:上医治未病,咱们做好日常调理,比生病再治疗划算得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