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熬夜加班,皮肤干得卡粉,喉咙像冒火,闺蜜看我舌头发黄就甩来一包中药茶——知母配黄芪,喝了半天,居然感觉嗓子没那么疼了?这俩看着不起眼的中药材,居然暗藏这么多养生玄机!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对药膳界的"神仙组合"到底牛在哪儿。
知母:专治各种"上火并发症"
在中药房角落里躺着的知母,可是实打实的"灭火队长",上次吃火锅第二天嘴角起泡,抓几片知母煮水喝,当天就压住了火势,老中医说它最擅长对付"阴虚火旺",就像给身体里的小火苗泼矿泉水,那些熬夜熬出来的口腔溃疡、更年期潮热盗汗,都是知母的拿手绝活。
不过别被它的外号骗了,虽然叫"知母",但对脾胃虚寒的人可不友好,有次我妈拉肚子还嘴馋喝了知母茶,结果直接跑厕所三次!所以这味药得像对待辣椒一样,得看体质下菜碟。
黄芪:行走的"元气充电宝"
要说补气界扛把子的,非黄芪莫属,办公室小姐姐们保温杯里泡的,十有八九是黄芪,这玩意儿就像手机充电宝,气虚乏力时喝两天,爬楼梯都不带喘的,最绝的是它能固表止汗,像我这种稍微动动就满头汗的人,拿它煮粥喝了一段时间,现在挤地铁都不湿透后背了。
但千万别当保健品猛灌!有次感冒发烧偷喝黄芪水,结果烧得更厉害了,后来才知道这货会关闭身体的"散热系统",外感风寒时喝相当于给病毒盖被子,吓得我赶紧停了。
当知母遇上黄芪:阴阳双补的奇妙反应
真正懂行的中医,从来不单开知母或黄芪,知母的寒凉遇上黄芪的温补,就像冰镇可乐配炸鸡——寒热平衡了,我试过把他俩按2:3比例泡水,既不伤胃又能降虚火,特别是熬夜后那种"又累又燥"的难受劲,喝这个比功能饮料管用多了。
上个月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,出院后老中医给开了知母黄芪配伍,开始还担心凉药伤身,结果喝了一段时间发现,以前动不动就心慌的毛病没了,连常年便秘的问题都改善了,原来这俩货一个滋阴,一个补气,能把身体的"水电系统"调理得明明白白。
现代人这样用才有效
现在人生活节奏快,根本没空慢慢煎药,我摸索出个懒人法:春天用知母黄芪加枸杞泡茶,防春燥;夏天煮黄芪知母绿豆汤,解暑气;秋冬就改煲汤,加点当归党参,全家都能喝,有次应酬喝高了,回家抓把知母黄芪煮水,第二天头居然不炸了!
不过要避开三个雷区:①经期量太大的姐妹别碰知母;②高血压患者慎用黄芪,它会让血压飙升;③喝完半小时内别碰绿茶,否则等于白喝,最好早上9-11点喝,这时候正是补气黄金时间。
亲测有效的食疗方子
-
熬夜救星茶:知母10片+黄芪15片+麦冬5颗,沸水焖泡,特别适合连续加班后眼睛干涩、嘴巴发苦的情况,我靠这个撑过好几个项目deadline。
-
空调房润燥汤:黄芪20克煮水,滚开后下知母10克,加雪梨块炖40分钟,自从用了这个方法,秋天在办公室待整天都不会喉咙痛。
-
应急祛痘法:长痘时别急着抹药膏,把知母磨粉混蜂蜜敷患处,同时喝黄芪水,上周试了下,三天痘痘就瘪下去了,还不留痘印。
这俩中药材看似普通,但用对了真能解决很多现代病,不过再好的药膳也不能天天喝,我一般连喝三天停两天,毕竟咱们追求的是养生,不是当药罐子,最近发现个新搭配:知母黄芪+玫瑰花,既能补气活血又能疏肝解郁,特别适合压力大的上班族,改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