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逛水果摊总能看到金黄饱满的杏子,老远就能闻到那股酸甜香气,这种从《诗经》里走出来的"长寿果",可不是单纯用来解馋的零食,作为中医世家传承的药食两用佳品,杏子浑身都是宝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颗被老祖宗捧在手心里的"养生果"。
藏在典籍里的杏子密码 翻开《本草纲目》,李时珍老爷子对杏子的记载让人眼前一亮:"杏味酸甘,入肺经,生津止渴,消心之痞气",这短短十几个字,道出了杏子调理身体的奥秘,小时候常听爷爷说"桃饱杏伤人",现在才明白这话后面还有半句——"李子树下埋死人",老话讲的是适量食用的智慧,其实只要吃对了方法,杏子可是调养身心的好帮手。
藏在果肉里的营养宝库 别看杏子个头不大,营养含量却不容小觑,每100克果肉含8毫克维生素C,比苹果高出三倍;胡萝卜素含量更是惊人,能在人体内转化成护眼的视黄醛,最难得的是含有独特的苦杏仁苷,这种物质既能镇咳平喘,又能抑制癌细胞生长,去年邻居王婶咳嗽半个月,喝蜂蜜腌杏脯倒是缓解了不少,其实就是利用了杏子的润肺功效。
中医眼里的四大妙用
-
润肺止咳的天然良方 记得去年春天雾霾天特别多,办公室小刘成天咳嗽不停,我教她用北杏10克加雪梨炖汤,连喝三天果然见效,杏子入肺经的特性特别适合调理燥咳,尤其是那种喉咙干痒、无痰的咳嗽,不过要提醒的是,南杏偏甜润肺,北杏微苦擅长平喘,用法可不一样。
-
开胃消食的秘密武器 前阵子孩子积食不爱吃饭,奶奶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晒干的杏脯,酸酸甜甜的味道确实能刺激食欲,原来这是取其"醒脾"的作用,中医认为五味过极会伤身,杏子的酸味恰到好处,既能促进消化液分泌,又不至太过刺激肠胃。
-
美容养颜的东方秘术 堂姐每天喝自酿的杏子酒,半年下来皮肤透亮不少,这倒应了《神农本草经》说的"久服轻身延年",杏子里的维生素E和黄酮类物质堪称抗氧化双剑客,能帮助清除自由基,不过自制果酒要注意,酒精过敏体质最好改用杏子酱。
-
解暑生津的时令法宝 三伏天最适合来碗杏子绿豆汤,把鲜杏去核切碎,和绿豆一起煮到起沙,放凉后饮用特别解暑,这其实是利用了杏子"生津液"的特点,对于出汗多导致的口干舌燥特别有效,记得要选成熟度刚好的杏子,太青的反而容易伤脾胃。
吃杏子的讲究可不少 虽然好处多多,但食用时也有门道,杏仁分甜苦两种,苦杏仁含有微量氢氰酸,必须煮熟透才能破坏毒性,每次吃杏子别超过10颗,过量容易引起胃酸过多,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要少吃,杏子糖分含量高达10%左右呢。
厨房里的杏子养生经 • 杏脯蜜饯:新鲜杏子用盐水洗后晾干,表层撒甘草粉,阴凉处风干一周,酸甜开胃还能化痰 • 杏仁露:甜杏仁20克磨碎,兑温水过滤,加蜂蜜煮沸,晨起喝能润肠通便 • 杏陈皮饮:杏干5克配新会陈皮3克,开水焖泡代茶饮,理气消胀效果显著 • 杏酱抹面包:去核杏肉加冰糖熬成果酱,冰箱冷藏,早餐涂抹既营养又美味
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 孕妇可以吃杏子,但需控制量,每天3-5颗为宜,小孩吃杏脯要碾碎防噎,老人牙齿不好可选熟软的品种,正在服用中药的人要注意,杏子性温,和清热类药物可能会相冲。
如今正是享用鲜杏的好时节,建议大家挑选果蒂鲜绿、表皮带绒毛的,这样的杏子比较新鲜,记住老话"杏不隔夜",买来的鲜杏最好两天内吃完,暂时吃不完的可以做成杏干保存,这颗承载着五千年食养智慧的小果子,既是大自然的馈赠,更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