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山,千年药用传奇,不止于抗疟的5大功效

一归堂 2025-05-18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从"截疟神药"到现代研究的千年穿越

在浙江常山县的深山里,一种名为"黄常山"的植物曾改写过人类抗疫史,这种外表不起眼的灌木,因根茎含独特生物碱,被历代医家奉为治疗疟疾的"杀手锏",明代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"常山乃治疟要药,不可或缺",李时珍笔下的这株草木,至今仍在全球抗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

现代药理研究揭开了其神秘面纱——常山所含的常山碱能精准作用于疟原虫代谢环节,其抗疟效果堪比青蒿素发现前的"金标准"奎宁,215年《自然》杂志刊载的研究显示,常山提取物对恶性疟原虫的抑制率高达98%,这一数据让古老智慧在现代实验室里绽放异彩。

藏在《肘后备急方》里的多重身份

翻开葛洪所著的古代急救手册,常山的身影不仅限于抗疟篇章,这味"药中多面手"在不同配伍中展现出惊人适应性:

  • 祛痰止咳:与贝母、瓜蒌搭档,化解顽痰引发的剧烈咳嗽
  • 解热镇痛:柴胡桂枝汤中加入常山,可退持续性高热
  • 抗肿瘤辅助:现代研究发现其提取物能诱导癌细胞凋亡
  • 寄生虫克星:除疟原虫外,对绦虫、蛔虫也有驱杀作用

民间偏方更将其运用到极致:新鲜常山叶捣汁外敷治疗痈肿,根茎泡酒擦拭风湿痹痛处,连《千金方》都记载了用常山熏蒸治疗空气传播瘟疫的奇特用法。

药房柜台外的隐藏技能

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,常山的妙用远超药典记载,景颇族猎人会嚼食常山嫩叶预防丛林疟疾,苗族药师则将晒干的常山花制成香囊驱蚊避疫,最有趣的当属岭南地区的"端午习俗"——将常山枝与艾草捆绑悬挂门户,既应节气又防病邪入侵。

现代营养学还发现,常山嫩芽富含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特性,其维生素C含量竟是橙子的3倍,不过要强调的是,未经炮制的生常山含有剧毒生物碱,必须经过严格炮制才能入药。

当代人该如何正确打开这味古药

虽然常山在中成药领域仍活跃(如鸡骨草胶囊、疟疾灵片),但普通人切勿自行采集服用,建议把握三大原则:

  1. 辨证施治:痰湿体质适用,阴虚燥咳者慎用
  2. 剂量控制:炮制后每日用量不超过5克
  3. 科学配伍:需搭配甘草、生姜等缓解胃肠道刺激

值得期待的是,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正在研发的新型常山素衍生物,既保留了抗疟活性,又降低了传统常山的肝肾毒性,这项技术若突破,或将重现青蒿素般的奇迹。

草木智慧给予现代人的启示

走过千年岁月,常山依然在中医药宝库中闪烁光芒,它提醒我们:自然界的馈赠往往藏着多重密码,正如这味既能截疟又能化痰的神奇草木,在现代化学视角下不断展露新貌,当我们谈论传统医药时,既要敬畏古人的实践智慧,更要以科学精神探索其中奥秘——毕竟,最好的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