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邻居王婶念叨"角针是个好东西",我这才知道原来老一辈传下来的偏方里藏着这么多宝贝,今天就带大家好好扒一扒这个听着像武侠暗器、实则药食同源的角针到底是何方神圣。
角针到底是啥? 第一次见角针是在社区中医馆,老大夫从布包里掏出晒得发黑的弯弯刺,看着像迷你牛角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这其实是豆科植物皂角树的棘刺,学名叫皂角刺,民间叫法更接地气——角针,每年秋冬叶子掉光后,枝头那些硬邦邦的尖刺就是它,晒干后能入药,新鲜时还能当野菜吃。
通乳神器不是浪得虚名 去年表姐坐月子堵奶,疼得直掉眼泪,她婆婆翻出个布包,里面装着炒焦的角针,老辈人说"焦角针炖猪蹄"是通乳绝配,没想到喝了两天,表姐说乳房胀痛真的缓解了,现在母婴店里卖的通乳茶,很多都打着"含角针成分"的旗号,可见这通乳效果确实经过时间检验。
消肿散结有一手 前阵子我跑步崴脚,脚踝肿得像馒头,隔壁开诊所的陈医生给我包了草药,里面就有掰碎的角针,他说这玩意儿就像身体里的清道夫,专治淤堵,敷了三天,肿消了一大半,后来查资料发现,角针里的黄酮类物质确实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,难怪连乳腺增生患者都在喝角针茶。
抗菌消炎的天然卫士 记得小时候磕破膝盖,奶奶总会摘几根鲜角针捣碎敷伤口,现在想想,这比酒精消毒温和多了,现代研究显示,角针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能达到70%以上,难怪农村偏方常用它治疮疖,不过要提醒的是,新鲜角针汁液刺激性强,过敏体质要慎用。
调理气血的隐形高手 社区广场舞群里最近流行喝"三红汤",除了红枣枸杞,还要放几片烤过的角针,带队的刘老师跟我说,这是老中医给的方子,说角针能疏通经络,她自己喝了半年,以前动不动就手脚冰凉的毛病确实好了不少,看来这不起眼的小刺还有温补气血的功效。
厨房里的养生配角 别以为角针只能入药,我们本地菜市场就有卖腌渍角针,早上喝粥时加两勺,嚼着脆脆的,带点坚果香,卖腌菜的老板娘说这能"刮油",食客反馈吃了确实消化变好了,不过要提醒,新鲜角针含有皂苷,直接吃多了会拉肚子,必须焯水或炒熟。
使用禁忌要记牢 虽说角针好处多,但孕妇绝对不能碰,之前有个新手妈妈不知道,喝了角针汤导致见红,另外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,这玩意儿性温,吃多了容易上火,建议搭配菊花、金银花这类凉性食材中和。
鉴别窍门教给你 市面上有用月季刺冒充角针的,记住三个诀窍:真角针断面有同心环纹,闻着有淡淡豆腥味,泡水后水会变淡黄色,要是买到雪白透亮的"角针",多半是硫磺熏过的,赶紧扔了吧。
写在最后: 从产后通乳到跌打损伤,从日常食疗到外敷消炎,这根不起眼的小刺在民间智慧里发光发热了千百年,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对症使用,建议先用小剂量试试,有不适及时停用,毕竟咱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:"是药三分毒",养生讲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