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邻居大妈念叨"鱼鳅串",说这草药能治百病,我一开始还纳闷,这名字听着像黑暗料理?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原来鱼鳅串是民间对"马鞭草"的俗称,因茎叶细长如鱼鳅串起而得名,作为从小吃着草药长大的南方人,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藏在田间地头的"养生高手"。
【认准真容:别把野草当毒药】 鱼鳅串在南方山野随处可见,细长的紫红色穗状花序特别打眼,很多人路过时都以为是普通杂草,其实它可是正儿八经收录在《中国药典》里的中药材,每年夏秋两季,村里老人都会背着竹篓去采收,晒干后捆成小把挂在屋檐下,就像挂辣椒串似的,成了乡村特有的风景线。
【清热解毒:天然抗生素】 去年清明回老家扫墓,表弟突发咽喉肿痛,婶婶随手扯了几株鱼鳅串,捣碎敷在脖颈处,又煮了浓浓一茶缸当凉茶喝,没想到两天就见效,这效果比药店买的消炎药还快,后来查资料才明白,鱼鳅串含有的苷类、鞣质成分,确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链球菌有抑制作用,像上火引起的扁桃体炎、牙龈肿痛,用新鲜叶片嚼碎含服,那股子辛凉感瞬间就能缓解疼痛。
【妇科圣手:调理月经有一手】 村里王婶每到经期就腹痛难忍,老中医给她开的方子里总少不了鱼鳅串,这草药性味苦寒,却能活血散瘀,配上益母草煎汤服用,对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特别管用,更神奇的是,晒干的鱼鳅串煮水熏洗,还能缓解产后会阴侧切伤口的肿痛,不过要注意,孕妇千万碰不得,这活血功效对胎儿可不太友好。
【跌打损伤:山里人的急救包】 小时候在田埂上疯跑,总免不了磕磕碰碰,外婆的土方法就是揪几根鱼鳅串,和着酒糟捣成糊状,敷在肿胀处,那冰冰凉凉的感觉能马上止疼,过几天淤青就散了,现在想想,这不就是天然的消炎消肿贴么?现代研究也证实,其挥发油成分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组织修复。
【明目退翳:电脑族的护眼神器】 办公室小刘天天盯着电脑,眼睛布满红血丝,我给她支了个招:每天用鱼鳅串煮的水蒸汽熏眼,这法子还是跟老家的老中医学的,据说对结膜炎、视疲劳都有奇效,果不其然,坚持半个月后,她再也不天天滴眼药水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熏眼时注意保持距离,别烫着自个儿。
【食用禁忌:这些人群要绕道】 虽说鱼鳅串好处多多,但可不是人人都能吃,体质虚寒的朋友喝了煮的水,可能会拉肚子;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,反而可能升高血压,最保险的方法是咨询中医师,根据体质配伍其他药材,比如搭配红枣生姜,就能中和寒性,更适合日常保健。
【实用妙招:居家必备小偏方】
- 蚊虫叮咬:鲜叶捣汁涂抹,止痒消肿比花露水管用
- 口腔溃疡:晒干的全草泡茶,含漱3分钟再咽下
- 湿疹瘙痒:煮水晾温后擦洗患处,每天2次
- 感冒发热:30克煎汤饮用,发汗效果堪比藿香正气水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,前阵子网购的进口保健品,价格贵得吓人,效果还不如老家田埂上的鱼鳅串,不过话说回来,再好的草药也得对症使用,建议大家收藏这篇干货,遇到小毛病先翻出来查查,但真要生病还是得去医院,毕竟咱们分享的是传统智慧,不是鼓励当赤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