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岭南地区的山林间,总有些不起眼却暗藏玄机的草药,今天要说的这味"九节龙",别看名字威风,实则是株贴着地皮生长的矮棵植物,老辈人管它叫"小罗伞",倒不是因为它撑着伞状枝叶,而是说这药入腹后能像小伞般护住五脏六腑。
藏在山沟里的"铜皮铁骨"
九节龙的学名叫做矮茎朱砂根,但山里人更愿意喊它的土名,这植物天生一副硬骨头,主茎不过三十公分高,却生着对生绿蜡般的厚叶子,最特别的是它紫红透亮的果实,九月霜降后挂满枝头,像极了串串小灯笼,采药人常说:"叶片油亮似打蜡,根须粗壮赛老姜",说的就是这种顽强生长的本性。
前年陪老药师进山采药,他指着岩缝里几株九节龙笑道:"这倔脾气倒是合了中药的脾性",果然挖出的根须晒干后断面发紫,放在嘴里嚼竟带着微甜的苦涩,完全不似其他草根那般粗糙扎嘴。
祛湿散寒的"随身小太阳"
在广州潮湿的回南天里,老街坊们总会翻出陈年的九节龙根片,这味药最拿手的就是驱赶关节里的寒湿气,那些肩周炎、老寒腿的患者,用它煮水熏洗几次就能见效,记得去年梅雨季,邻居阿婆的膝盖痛得下不了楼,用纱布包着捣碎的鲜叶敷了三天,肿痛竟消了大半。
更妙的是它调理脾胃的本事,有个在工地干活的徒弟总闹肚子,喝了半个月九节龙炖猪肚汤,现在吃冰西瓜都没事了,这药性温和得像春日暖阳,既不像附子那般燥烈,又比茯苓多了几分温补之力。
跌打损伤的"天然急救包"
山里人家哪能离得了伤药?九节龙在这方面堪称全能选手,新鲜叶子捣烂外敷,青紫肿处不出三日就褪黄;若是扭伤了脚踝,用根须泡酒擦试,热辣中带着疏通经络的畅快,村里武馆教头私下透露,他们祖传的跌打酒里就藏着九节龙配方。
去年清明采药时亲眼见着个趣事:隔壁村猎户被野猪夹伤了脚,当场掐了把九节龙叶子嚼碎敷上,血竟止住了大半,后来跟着老师傅进山,才晓得这叶子止血消炎的本事连医院都认证过。
都市人的养生新宠
如今城里人也迷上了这味山野之药,某次去中药材市场,看见年轻白领围着九节龙切片问个不停,原来它对付空调病有奇效,每天用保温杯泡几片,既能缓解颈椎酸痛,又能驱散手脚冰凉,更有意思的是用它煮鸡蛋,蛋白裹着淡褐色药汁,据说能解熬夜后的虚火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药虽好也讲究用法,体热上火的人不宜久服,孕妇更要慎用,最好趁着晨露未干时采摘,晒干的药材要密封存放在阴凉处,否则药效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。
下次进山踏青时,不妨留意石缝间的紫红果实,这看似普通的野草,实则承载着千年草木智慧,从古至今守护着山民健康的九节龙,正等着我们重新认识它的